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国家民委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首 页
  • 新闻
  • 民族工作
  • 观点
  • 理论
  • 文化
  • 宗教
  • 专题
  • 视频
  • 资料库
  •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 道中华
  • 繁体
首页 > 首页 > 道中华
  • 道中华丨为何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生产实践制度,二十四节气为各地域、各族人民共有共享,共同传承,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以此为基准的节令风俗、口头传统和文化景观,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创造。2022-10-23
  • 道中华丨三星堆:东西方上古青铜文明曾如何“隔空”对话?三星堆文明与世界古文明之间的相似因素有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谁传播给谁,而是在相同生产力水平、精神发展水平基础上,世界各地的先民可以独自创造一些相似的文化现象。2022-10-22
  • 道中华| 万里茶道:小小茶叶如何让中国与世界相遇?带着清晨的露水,在福建武夷山被轻轻摘下,从此一路向北,纵贯神州、跨越蒙古,最终直抵俄罗斯的圣彼得堡。17世纪,一片东方树叶的神奇之路,联结起亚欧大陆,让中国与世界相遇,这就是万里茶道。2022-10-21
  • 道中华| 布达拉宫是一座怎样的文化地标?作为西藏文化遗产杰出代表的布达拉宫,是藏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藏族文化与祖国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珍贵历史见证。2022-10-20
  • 道中华| 中国独特的国家韧性从何而来?自秦汉至晚清的大一统国家形态是中国历史上最持久、最重要的国家形态,也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起点。大一统国家形态深刻塑造着当代中国的领土空间、族群结构、价值观念和治理模式,为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历史遗产。2022-10-19
  • 道中华|良渚遗址何以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证实5000年前古老中国已经进入到文明阶段。无论是规模的宏大,还是城市体系的复杂性,或是建筑的巨大工程量,都表明良渚古城不亚于同时期的古埃及、苏美尔和哈拉帕文明。2022-10-18
  • 最前 上一页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下一页 最后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中央统战部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央视网
关于我们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京备案号:京ICP备0505846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5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4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2
中国民族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监督举报电话:010-82685299 举报邮箱:zgmzbjbrx@sina.com
中国民族报社      zgmzzj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