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国家民委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首 页
  • 新闻
  • 民族工作
  • 观点
  • 理论
  • 文化
  • 宗教
  • 专题
  • 视频
  • 资料库
  •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 道中华
  • 繁体
首页 > 首页 > 道中华
  • 道中华丨洪水泉清真寺:河湟地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生动写照檐宇重重,古刹清幽。宫殿式大木结构建筑错落有致,砖雕、木雕加以装饰,显现自然本性;坐西朝东的大殿内,八角式天花藻井形如一把张开的巨伞,墙面屏风上“受戒受经兼受诏,为王为圣更为师”等诗句流传百世……2023-10-20
  • 道中华丨诗人王维穿越大汉,肯定会发现西出阳关多故人!阳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地理节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朝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这一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诗句千百年来留给我们太多的遐想与释读,让阳关这个边陲官驿被世人所知。那么诗句中的“阳关”到底在哪里?它在历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2023-10-20
  • 道中华丨七下西洋的郑和,为何没有殖民反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扩大中国的朋友圈?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远航。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存在一些误解。2023-10-19
  • 道中华丨中华瑰宝:铜鼓中的文化交流互鉴铜鼓是流行于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打击乐器和祭祀用品,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中,有一个专门的“铜鼓之声”展区,其中展出的多件铜鼓,是古代中原与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2023-10-18
  • 道中华丨辽宋夏金为何共奉“中国”之号?(下)随着与中原王朝交往交流的深入,辽夏金政权逐渐接受并形成了共尊儒家文化的理念。在尊孔崇儒理念的影响下,辽夏金政权在官僚、科举、行政、律法四方面共承“中国之制”,从而完成了由自称“中国”到共奉“中国”之号的转变。2023-10-17
  • 道中华丨辽宋夏金为何共奉“中国”之号?(上)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割据政权长期并立、分庭抗礼的历史阶段,也是诸政权及其辖域民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内聚,逐渐从各自称“中国”发展到共奉“中国”之号的历史时期。2023-10-16
  • 最前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最后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中央统战部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央视网
关于我们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京备案号:京ICP备0505846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5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4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2
中国民族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监督举报电话:010-82685299 举报邮箱:zgmzbjbrx@sina.com
中国民族报社      zgmzzj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