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从七个方面擘画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蓝图。手工艺便是重点领域之一。2022-04-21
  • 端牢“中国饭碗”,“北大仓”想这么干作为我国产粮第一大省,素有“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省全力打赢春耕生产“硬仗”,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龙江力量。2022-04-21
  • 薪火相传支教情丨我们的新时代·讲述我是一名来自宁夏西海固的女孩。2012年,在宁夏海原县关桥中学,我与厦门大学研支团的老师们相遇。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支教老师们带来的手套、棉袜、发电机等防寒物资温暖了我和我的同学。老师们经常鼓励大家,要努力学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在我心底埋下了支教的种子。2022-04-20
  • 张少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河北力量|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民族工作者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推...2022-04-20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大山里传出“天籁之音”近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邓小岚同志被追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那一刻,人们的记忆又被拉回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她指导的一群来自河北阜平大山里的娃娃,用纯净、空灵的天籁之音演唱奥林匹克会歌。邓小岚用音乐讲述的故事,奏出阜平着力以教育助力扶贫的动人音符。2022-04-19
  • 超越血缘的亲情迪力木拉提今年27岁,从石河子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一直在当地工作。这里距离他的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团五连图木舒克市,有1000多公里。前不久,养母吐逊汉·沙木沙克患脑血栓入院,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十分牵挂。2022-04-19
  • 最前 上一页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