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要闻/时政
>
新闻
219国道旁的“脱贫事”
219国道,也称为新藏公路,从新疆叶城到西藏拉孜,横穿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全长2140公里。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金东乡秀村离219国道不远,这里的村主任其帕是一位能人。他开车搞过运输,做过木材和虫草生意,还创办过砂石厂。“我们村共有108户、306人。村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虫草...
2020-09-09
云南腾冲:极边名城走上“高颜值”脱贫路
滇越故地,极边名城云南腾冲,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创新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模式,留住了绿水青山,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2020-09-09
千年雄关:见证古今文化交流与融合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请君时忆关外客,行到关西多致书”……古往今来,函谷关承载着浓浓的家国情怀、故人乡思。
2020-09-09
首部资源税法,让发展更“绿”
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正式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成果从此上升为法律。至此,车船税、环境保护税、烟叶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五大资源环境类税种已全部完成立法。资源税将如何推动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绿色发展?新税法对企业、对个人有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企业和专家学者。
2020-09-08
行走“拉萨之肺”:一片湿地和它改变的高原生活方式
如果在距你生活的城市市中心两公里的地方,就有一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级别的天然湿地,这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土生土长的拉萨市民陈女士就常向自己的朋友们“炫耀”,说自己就是这样一名幸运儿。可朋友们都不相信:“青藏高原不应该高寒缺氧吗?怎么还会有湿地呢?”
2020-09-08
“背篓教师”变身记
晨雾绕龙脊,时卷时舒,余启贵老师驾驶自己的私家车载着学生,在夏日翠绿的梯田间蜿蜒穿行,直奔翁江小学。3年前,余启贵老师和学生上下学是另外一个画风:每天早晚,当地人总能看到余启贵背着装满书包或一个学生的背篓,领着一群学生行走在梯田间崎岖小路上。
2020-09-08
最前
上一页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