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青藏高原的东门户

    青海湖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部,因地处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之南而得名,素有“海藏通衢”之称。海南州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东与海东地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毗连,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为邻,北隔青海湖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相望,面积为4.45万平方公里。

      海南州在秦汉以前属羌戎地。距今七千年以前,这里的先民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有了原始的采集业和农业。西汉前期,海南地区已纳入中央王朝建制体系。此后历经朝代更迭,辖区调整,至1953年12月6日海南藏族自治区成立,辖贵德、共和、同德、兴海、贵南5县。

      州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四周环山,盆地居中,高原丘陵和河谷台地相间其中,地势起伏较大,复杂多样。全州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点虽根尔岗海拔5305米,最低海拔2168米。在地貌分区上属柴达木——湟中海拔盆地大区,青海东部中海拔盆地分区,青海湖——共和中海拔盆地小区。山地是全州主要地貌类型,占全州陆地总面积的42.3%,丘陵及残山占全州陆地总面积的11%;中海拔平原和台地占全州陆地总面积的46.7%,其中河谷阶地为12.4%。

      主要山脉有阿勒大湾山——日月山——南山、青海南山、河卡山、同德南部山地、鄂拉山和琼山——扎马日岗山地。自治州境内河流众多,主要为黄河水系和青海湖水系河流。其中,青海湖位于州境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际高原微咸水湖。

      海南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其特征是大气稀薄,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凉寒冷,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由于境内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气候又显示出不同温度的差异,在低温少雨的共性基础上,又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个性地方气候和小气候特点。

      全州共发现各类矿种46种,占青海省已发现各类矿种132种的34.85%。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5种,占全省已探明资源储量矿种107种的32.71%。据统计,海南州已上表的24种矿产资源中,有8种保有资源储量在全省排名第一。

      全州总土地面积为44546.21平方公里,总体特征是农业用地、林业用地比重小,牧业用地面积较大,难利用地占有相当的比例。

      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冲积河谷地带和滩台地,主要盛产小麦、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油菜、胡麻、甜菜等。黄河及其支流河谷地带还出产西瓜、苹果、梨、桃、杏、西红柿、辣子等各种水果和蔬菜。境内黄河谷地尚有20万亩宜农台、滩地,牧区尚有未充分利用的弃耕地3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具有很大潜力。

      境内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野生经济植物3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34种。野生动物鸟类有110多种,兽类50多种,有7种列入国家一类保护,其中雪豹、白唇鹿、普氏原羚、野驴、黑颈鹤等是青藏高原的珍奇异兽。

      海南州素有青藏高原门户之称。境内群山起伏,峰峦叠嶂,河流绵延,森林茂密,草原广袤,湖水无垠,独特的社会人文景观和壮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烟波浩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海湖,文成公主进藏途经的日月山,“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倒淌河,有以库容量最大、大坝最高、发电机单机容量最大而著称于世的龙羊峡水电站,被誉为“青海小江南”的塞外古镇河阴镇,神山古刹赛宗寺,伏俟古城、同德河北林场、直亥雪山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此外待开发的生态、探险、宗教、文化、高原避暑等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海南自古以来即是通往西域的孔道。据史料记载,海南地区的著名古道有四条:一为羌中道,由日月山入境,经青海湖北至伏俟城,然后分路通往西藏、四川,是秦汉时羌人开辟。二为丝路辅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河西走廊群雄割据,战火频仍,“丝绸之路”堵塞,往返于东西方的僧侣与商旅改由原羌中道青海境内东北段路线,即由西宁至日月山至伏俟城至柴达木通过,成为河西走廊以南的重要通道,史称“丝绸辅道”。三为河南故道,吐谷浑王阿柴时期开辟,由西宁至贵德至贵南至同德至四川松潘。四为唐蕃古道,从日月山入境,经倒淌河、东巴、恰卜恰、切吉、大河坝,进入果洛、玉树去拉萨,唐代文成公主入藏时以车载佛像,可见当时已能通行马车。

       

     “青海的小江南”、“西宁的后花园”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共有人口441689人,其中,藏族人口占66.13%,汉族人口占24.84%,其它还有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和其它一些少数民族。

      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是青海藏区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海南广大藏族群众较系统、完整地传承着藏族传统服装服饰文化。因生活在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的世界屋脊,从事艰辛的农牧业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决定了藏族先民们服装肥腰、大襟、长袖、长裙、长靴、戴帽的基本特点,形成了宽大保温,方便灵活的实用性服饰形态。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牧业生产,逐渐形成了女子穿长裙,编发,并将家庭财富转变成红珊瑚、绿松石及金、银饰品戴在身上的习俗。同时因生活的地域、气侯及生产生活习俗的千差万别,又决定了藏族服装服饰的多样性,这不仅体现在地区之间,甚至在同一地区的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藏族服饰类型已有200多种,居中国少数民族之首。

      佩戴许多精美妆饰物品是海南地区藏族妇女服饰的又一特点。藏家人从不掩饰自己的富有,他们辛勤聚积的钱财,有很大一部分用于置办装饰品,从头到脚,披挂一身。且不说那五光十色的藏袍和发饰,仅耳坠、项链、手镯等三项,有的即价值上几拾万元,大多是金银及名贵的珊瑚、琥珀、象牙、松耳石等,不但异常华丽,而且制作工艺非常精细,每一件饰物,都是精美的民间工艺品。海南地区深厚的藏族服饰文化资源,不仅表现在丰富的服饰种类和绚丽的服饰特色上,更表现在精湛的藏族服饰制作技艺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依托丰富的服饰文化资源,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民族服饰文化产业正在逐步形成海南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州有藏族服饰设计、制作、加工、销售企业30余家,年产值达1000万元,产品远销整个安多藏区,已经成为青海藏区民族服饰产业基地。

      藏族服饰不仅起到遮风挡雨的保暖作用,同时,也向外界传达了藏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礼仪、信仰等多元的文化信息。藏族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审美意蕴和审美理念。海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尼斋茵,桂蜡茵”,意思是说,衣服能使平凡的女人变得像仙女一样美丽,使丑陋的男人变得像天神一样英俊。这充分体现了海南藏族人对服饰的态度和重视程度,足以说明服饰在藏族人心目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也诠释了海南地区藏族服装服饰文化之所以如此丰富、厚重的原因。

       

     发展一批、安置一批、兜底一批、扶持一批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森多乡完加扶贫联社,藏族牧民诺日一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截至2015年8月,海南藏族自治州海有3.93万贫困人口,占全州农牧民总人口的13%,州委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在认真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把扶贫工作摆上全局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实施“1339”扶贫攻坚重点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将藏区列入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同时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对口支援和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政策措施的深入推进,持续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中央及省上将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我州也将进一步加大各类资金投入力度,计划到2018年完成总投资63.73亿元,将为加快整体脱贫步伐提供有力保障。从发展条件来看,“十二五”以来,全州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4亿元,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综合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提前实现整体脱贫奠定了坚实发展条件。从工作基础来看,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及强化“三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使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基层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推进扶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工作基础。

    这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森多乡完加扶贫联社的集体养猪场。

      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海南藏族自治州政府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强化责任落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确保扶贫对象精准,确保项目安排精准,确保资金使用精准,确保措施到户精准,确保因村派人精准,确保脱贫成效精准;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加快推进“1339”扶贫攻坚工程,深入推进兴海县南部三乡五年特殊类型扶贫攻坚和共和、贵德、贵南三县七乡镇39个贫困村集中扶贫工作,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将注重做到与强化基层组织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与智力扶贫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加强社会治理相结合、与推动深化改革相结合,推动自治州的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森多乡完加扶贫联社,贫困牧民在参加集体植树劳动。

      同月,自治州的共和、贵南、兴海三县与中国风电青海省分公司签订了《2015年光伏扶贫项目合作协议书》,标志着海南州光伏扶贫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针对共和、贵南、兴海三县贫困地区特点,海南州建立了精确到户的光伏扶贫实施方案,明确贫困户获益来源、收益额度、获益方式及流程等,确保贫困户公平、及时地获得扶贫收入。该项目在共和县廿地乡、贵南县茫曲镇(木格滩)、兴海县子科滩镇青根河实施,建设光伏电站3座,总容量50兆瓦。流转2600亩荒山荒坡,光伏指标按1︰5配比。涉及光伏扶贫项目的电站建成后贫困户每户享有3000瓦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权,合作企业享有相应15000瓦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权和全部18000瓦光伏电站的所有权,每户贫困户年分红4000元,持续获益20年,受益户2778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