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世界苗侗原生态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聚居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8.31万人,占总人口的81.6%,其中苗族人口占42.0%,侗族占31.7%,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最多、苗侗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以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为代表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名扬海内外,是“世界苗侗原生态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着苗、侗、汉、水、瑶、壮、布衣、土家等民族。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别称,一年中有节日集会200多个。节日活动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苗族的“划龙船”和武术,侗族的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等。 “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黔东南素有“歌舞海洋”的别称。苗族的“飞歌”和“游方歌”,还有“古歌”、“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侗族的歌有合唱歌曲,也有独唱歌曲,特别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侗族“大歌”。民族工艺有早在宋代就作为贡品的苗族蜡染和侗族的侗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绣。苗、侗、水、瑶、畲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土家族的衙院庄园,侗族的鼓楼、花桥。

      黔东南的苗族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黔东南银饰、刺绣、苗侗服饰作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漫长的历史长河,经由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图腾崇拜以及艺术传统,形成了黔东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银饰、刺绣、服饰文化。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历经千年累积,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承载着创造者们的喜怒哀乐,孕育了丰富珍奇的旅游商品。如今它们已超越了旅游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它们更是激发旅游者对黔东南的美好回忆,显示旅游者的生活经历的象征。苗族银饰锻制工艺是世代相传的,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苗族工匠对银饰的加工过程全靠手工,因而练就了高超的手工工艺能力,使得苗族的银饰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工之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传统的苗族银饰,蕴涵着苗族图腾、巫术、民俗等方面的文化记忆。苗族先民相信银饰具有驱邪、解毒和祛病的功能。在盛大的节日仪式上,苗族姑娘都要把银饰佩戴起来与盛装相配。拥有众多银饰盛装的苗族姑娘充满自豪感,她的父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传统的银饰纹样,大都能从苗族古歌等神话传说里找到来源,晶莹剔透的银冠、高大的银角、展翅的蝴蝶、飞翔的小鸟、盘旋的水涡纹、象征宗庙的银牌等传统的银饰及其纹样,能使人体验到一种精神力量的驱动。传统的苗族银饰具有苗族文化符号象征的意义。

      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堪称“无字史书”,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可折射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 刺绣手法主要有平绣、给练、辩绣、缠绣、破线绣、锁绣、绞绣、马尾绣等多种。有的凭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不需起草,信手绣出;有的在布面上画好图案再绣;有的用剪纸粘贴进行刺绣。刺绣纹样造型多为夸张得体、风格独特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其中以龙、鱼、蝴蝶、蜈蚣、蝙蝠等图案最为广泛。苗绣不同于湘绣、蜀绣、苏绣,它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以构图的美观和夸张,造型的独特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于世。侗绣是刺绣的一种,是侗族人民一针一线在侗布上绣出来的,其风格自然、朴素、大方。据侗绣名匠陈显月介绍,侗绣都是纯手工制作,历经作模、打面浆、粘布、拟模、贴面、镶边和绣花等数十道工序,制作一件完整的盘轴滚边绣精品往往要花一年的时间。侗族刺绣工艺极其精致,技术精湛,讲究图案的整体完美性,在色彩的运用上,多用单纯色,且偏于原色和重色,体现出侗家人和平、淳朴、热情、友好的性格特征,寄寓着他们美好的希望,同时,也只有侗绣中这种古朴、纤细、和谐的美好,才充分体现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和审美倾向。

      苗族服饰素有“穿在身上的图腾,彩线写成的史诗”美誉,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 苗族服饰不仅款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而且是最能代表该民族特征的物品。无论哪个民族都没有像苗族这样将服饰图案作为史书,深切地表述历史。苗族的服饰无处不向世人昭示:我们是苗族,我们来自黄河之滨、长江之畔;我们长途迁徙,历尽艰辛;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苗家人倾其心血去绣、去染、去展示他们的情结,才有如此优秀的、民族特色极强的苗族服饰艺术。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男子服饰为青布包头、立领对襟衣、系腰带,外罩无纽扣短坎肩,下着长裤,裹绑腿,穿草鞋或赤脚,衣襟等处有绣饰。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不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首选地之一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与湖南省怀化地区毗邻,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接壤,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市、铜仁地区。境内东西宽220公里,南北长240公里。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凯里,西距省府贵阳160余公里。全州辖凯里1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县,凯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苗族、侗族、汉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壮族、土家族等33个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8.27%,其中苗族人口占41.57%,侗族人口占28.99%。

      黔东南总面积3.0337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 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 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9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而西江苗寨则是全国最大的苗寨。西江1200余户,6000余人,苗族占99.2%。随山坡走势而建的吊脚楼群,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古风遗存、神秘古朴的苗寨,厚重的民族文化吸引者着国内外游客神往。黔东南是联合国确定的人与自然多样性生态文化保护遗产圈,全球仅存的八个生态博物馆之一;是世界原生文化遗产的稀世之珍;是人文遗产资源和自然遗产景观资源的聚宝盆;是最具原生文化遗产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高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之际,中国民族博物馆黔东南分馆在州首府凯里开馆。黔东南州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首选地之一。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森林面积188.73万公顷,覆盖率达62.2%,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资源150余科,400多属,1000余种,在种子植物中,有中国特有属24属,占全国特有属的11.7%,有秃杉、篱子三尖杉、银杏、鹅掌楸等重点保护树种37种,占全国重点保护树种的10.5%,占省保护树种的90.2%;药用野生植物400余种,盛产太子参、松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有野生动物上千种,草鹗、麝羊,彪豹、毛冠鹿、娃娃鱼、中华鲟等1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摄氏度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全州年降雨量1200mm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70至330天之间,年平均气温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资源较为优越。农作物三熟潜力较大,北部普遍轮作两熟。

      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蕴藏量3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4万千瓦,河流天然落差大,全州农村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6.32万千瓦, 凯里火电厂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小时,2005年全州年发电量38.71亿千瓦时;

      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全州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重晶石、铝钒土、汞、煤、铁、锰、锑、金、铅、锌、铜、磷、石灰石、白云石等,其中重晶石、玻璃用石英砂和锑矿名列贵州省的前三位,特别是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以上。金矿和石灰岩等矿产也极具优势。

      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有2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乡镇和100个重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寨,50户以上的民族文化村寨3900多个。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生态博物馆、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个中国民间绘画之乡、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舞阳河和云台山为代表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迤逦多姿;以凯里、台江、雷山为代表的苗族风情,文化底蕴浓郁;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风情,独特的建筑艺术令人赏心悦目;还有施秉杉木河、黄平野洞河、剑河温泉、岑巩龙鳖河等景点,构成黔东南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桥和述洞侗族独柱鼓楼、榕江车江八宝寨古楼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记录。遮天避日的亚热带森林,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又使其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黎平肇兴堂安侗寨和锦屏隆里古城为中国与挪威国际合作项目生态博物馆,境内有“舞阳河”和“黎平侗乡”两个国家风景名胜区。

     八大工程助推教育扶贫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7月23日。建州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实现由落后走向进步,由贫困走向温饱,并正在向小康迈进。2005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达144.73亿元和13.18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是自治州成立时的115倍和88倍。产业结构逐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全州16个县市实现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铁路、高等级公路纵贯州内,黎平机场通航,覆盖全州的立体交通运输网初步形成。

    三穗县苗鸟小学教学点食堂正在为学生供餐

      2015年10月黔东南州开展实施八大工程助推教育扶贫。这其中包括:

      (1)前教育发展突破工程,近三年共投资3.74亿元建设乡镇公办幼儿园189所,至2014年全州乡镇公办幼儿园达236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同时建成村级幼儿园185所。2014年,全州在乡镇及以下入园(班)幼儿达5.8万人,占全州在园幼儿的42.8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68%,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68个百分点。

      (2)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按照“先建后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全州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按照与生态移民相结合、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化推进相结合、与“十城百镇千村”州域空间布局相结合的原则,2014年,全州教学点、小学、初中已分别调整为779个、916所、210所。通过调整,满足学生就学的基本需求,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和均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抓好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的同时,大力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小学,使寄宿制学校基本达到“十有”标准。近三年,全州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各类工程644个,总投资107501万元。2014年,全州小学寄宿率达28.8%,初中寄宿率达72.86%,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三年来发放生活费补助7.35亿元,资助中小学生63.09万人(次),享受资助的贫困寄宿生占在校寄宿生的98%。

      寄宿制生活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给寄宿制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一个温馨、安乐的家园。新场小学校园里寄宿制学生课外活动别致一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了各种活动。他们的乐趣填充了校园的生活,展示自己独特的性格。

      (4)教育信息化普及工程。近三年实现全州296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147个教学点接通网络,教育资源覆盖项目惠及教学点教师2597人,学生20325人。全州接入互联网学校共1258所,互联网接通率81.90%;学生计算机共达34812台,平均生机比为18.3:1;全州“班班通”设备共建设11044套,班级覆盖率达77.04%,比全省教育“9+3”计划到2015年配备率达到60%的目标超出了17.04个百分点,且提前一年时间完成。

      (5)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程。认真落实政府和教育部门、学校“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全州小学辍学率、初中辍学率逐年降低,至2014年分别控制在0.16%,1.18%,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1.33%,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3.33个百分点。近三年全州建成功能完善的“留守儿童之家”280个,出台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教育同城待遇,州委、州政府2015年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方案》并召开现场推进会,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全面部署。由州级财政兜底在凯里振华民中举办“两山”致远班,招收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首期193名学生顺利开学。

      (6)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结合各县市产业发展实际和工业园区用工需求,每年在各县市中职学校举办不同类型培训班,切实提升广大群众技能水平,实现素质提升,确保每户群众掌握1—2门实用技术,增强其脱贫致富能力。近三年来各县市职校对贫困乡镇开展超过500期技能培训,受益农民达8万人次。利用杭州市对口帮扶我州的良好机遇,加强“两山”地区学生外读培养,2014年,从江县63名学生赴杭州三替家政学院高职班就读,榕江县32名学生赴浙江绍兴中专就读,每人每年受助资金5300元。

      (7)劳动者素质提高工程。重点推进“两山”地区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2014年“两山”地区初中毕业生共计12880人,其中4210人升入中职学校就读,6825人升入普通高中就读,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90%。“两山”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8.88%,较上年增加13.09个百分点。在州民高举办民族高中班,面向“两山”等少数民族自治乡招生,每人每年享受3000元的免学费、免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近三年招收的137名学生中,来自“两山”地区的学生达69人,占比达一半以上。分别在州职院和州工业学校举办“3+2”五年制高职班和民族中职班,面向“两山”地区初中毕业生招生。

      (8)教师队伍培训工程。教师配置标准按就高不就低原则核定教师编制,农村教师实现“即评即聘”。实施“特岗教师”招聘以来,全州共招聘6042人,全部服务于农村教育,重点向“两山”地区倾斜,2014年,服务“两山”地区学校的新特岗教师达536名,占年度特岗教师招聘数的54%;在凯里学院实施免费师范生培养,定向服务全州农村教育,其中面向“两山”地区乡镇的学生达110名,占比22%;全州教师培训项目和挂职学习向农村特别是“两山”地区倾斜,全州拟用三年时间对“两山”地区中小学校长轮训一遍。

      2015年,为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底数,找准扶贫攻坚工作措施。贵州民宗委党组书记张义兵,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寿和一行深入帮扶乡——从江县翠里乡,通过“四诊法”对该乡污牙、新寨等4个贫困村和滚春华、邓必安等8户贫困户开展了遍访工作。

    黔东南州民宗委“四诊法”开展贫困村贫困户遍访工作

      一是“望”村情。摸清搞准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帐,深入分析研究致贫原因和资源优势,实地掌握第一手可靠材料,提高扶贫攻坚的真实度。

      二是“闻”呼声。按照“带着问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的要求,窜寨入户,仔细听取不同的“声音”,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愿望诉求,一一作好详实记录、梳理汇总和认真思考,提高扶贫措施的精准度。

      三是“问”民需。通过与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贫困村贫困户展开亲切座谈、贴心交流与真实诉求,切实了解贫困村贫困户所期、所盼、所求,提高扶贫内容的可行度。

      四是“切”症结。按照“带着问题下去、找到办法上来”的要求,通过所见所闻和真情感受,找准致贫问题的“症结”,科学“把脉”与综合研判,因地制宜,找准脱贫“良方”,“对症下药”,提高贫困群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