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与桂林:龙胜的红色历史遗迹 记忆代代相传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0-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红军长征过龙胜,虽然仅有短暂的十天十夜,但其成功推行的少数民族政策,以及帮助当地居民铲除反动恶势力的善举,赢得了少数民族居民的拥护与肯定。红军离开后,这些居民自发地将这些红色遗迹保存了下来,并通过立碑、石刻等方式,纪念红军。

  红军十天十夜穿越龙胜

  龙胜作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深受历代反动统治者压迫之苦。特别是1933年瑶胞暴动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各族人民对反动势力怀有刻骨仇恨。

  1934年12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了敌人设置在湘江沿岸的第四道封锁线后,翻过老山界,分三路自东而西通过龙胜东北部。其中,中路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央政府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纵队,第八军团第二十一、第二十三师和后卫第五军团第十三师;左路为第三军团第四、第五、第六师;右路为第一军团第一师。总计3万多人。

  国民党桂系军阀和地方反动势力在红军到达龙胜之前,造谣污蔑共产党和红军“共产共妻”、“杀人放火”,是“比毒蛇猛兽还凶恶”的“奸党匪帮”。当红军来到龙胜之时,在反动派的欺骗和威逼之下,当地群众差不多都躲进了深山。

  红军在进入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后,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工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民族政策,并帮助当地群众铲除了反动派势力,以行动赢得了百姓信任。通过向全军发布《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和《关于对苗瑶民的口号》,红军确定了对待少数民族的基本主张和做好争取少数民族支持工作的方针政策。这一政策也为龙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一方面军长征过龙胜历时十天十夜,征程90多公里,途经江底、马堤、芙蓉、广南、龙坪等地,至12月14日全部进入湖南通道县境。

  红军字迹犹在 记忆代代相传

  红军长征过龙胜,虽然仅有短暂的十天十夜,但其成功推行的少数民族政策,以及帮助当地居民铲除反动恶势力的善举,赢得了少数民族居民的拥护与肯定。红军离开后,这些居民自发地将这些红色遗迹保存了下来,并通过立碑、石刻等方式,纪念红军。80年过去,这些红色历史遗迹依然完好,犹如一座座历史丰碑,将红军的故事,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平等镇的红军审敌堂遗址

  江底瑶寨石刻:打油诗铭记红军情

  位于龙胜县城东部的江底乡,是当年红军翻越老山界进入龙胜的入口。也就是在这里,红军与龙胜瑶胞有了交集。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位于才喜界观音岩与矮岭瑶寨旁的两块石刻。由当地瑶民首领联合刻在上面的打油诗,成为了红军与瑶民深厚情谊的历史见证。

  从龙胜县城向东,一路驱车2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江底乡的矮岭瑶寨。经当地居民指引,我们在离寨1里多地的路边一块山石上,找到了一块石刻。经辨认,石刻上所书内容为一首打油诗:“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心欢,甲戌孟冬月,瑶胞把家还。黄孟矮,乙亥正月,时过恩人,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

  单从字面大意来看,石刻中的诗文应为当地瑶民所刻,意在铭记红军路过时,给当地瑶民所留下的恩情。可究竟当年红军在江底与瑶民发生过怎样的故事?我们还需寻访知情的当地人。

  离矮岭瑶寨不远的黄家寨,一位名叫赵启斌的老人对当年红军过瑶寨的历史颇为了解。他告诉记者,矮岭瑶寨旁的这块石刻,内容与才喜界观音岩那一块完全一致。而真正的“原版”究竟是哪一块石刻,至今难以分辨。

  “听老人讲,当年红军强渡湘江之后,从老山界经河口来到了江底乡。那时候矮岭一带还没有通公路,是一个封闭的山区,生活在这里的瑶民听说有军队要来,纷纷惊恐地躲到了附近的山上,不敢回家。”赵启斌告诉记者,在进入龙胜少数民族地区前,红军就下达了要尊重少数民族习惯、保护少数民族利益的命令。因此,当部队进了寨子之后,并没有进入瑶民的家中,而是睡在房檐下,白天还帮着收拾院落。

  这样一支“奇怪”的部队让瑶民们感到有些意外。“当时有几个参加过瑶民起义的首领就躲藏在观音岩上的庙里,目睹了红军的行为后,他们首先试探性地回到了寨子里。红军看见他们后,告诉他们自己是解放中国穷苦人、解放瑶民出苦海的军队,是为了推翻压迫瑶民的反动政府和军阀来到这里的。一番话语让几位首领非常感动,纷纷上山将躲藏在外的瑶民劝回了家中。”

  由于长期受到反动政府和军阀的欺压,瑶民们始终心有不安。特别是参加反军阀起义失败的几位瑶民首领,更是将心中的忧虑向红军倾述了出来。当时才喜界上有一个国民党的收税关卡,红军帮助瑶民将驻守在这里的一个首领刘金华(音)给除掉之后,打散了民团,极大地震慑了当地的反动军阀。从此以后,这些军阀再也没敢追捕参加过起义的瑶民。

  “三个瑶民首领在红军走了以后,便编了一首打油诗歌颂红军,并且把它刻在了山石上。落款‘黄孟矮’,就是这一带黄家寨、孟山、矮岭三个寨子字头的合写。”赵启斌说,诗中的“甲戌孟冬月”指的就是1934年12月,落款“乙亥正月”则为1935年。这也就意味着,碑文是在红军离开江底大约1个多月的时间后刻下的,当时四处避难流离失所的瑶民们已经回到了家中,与家人共度春节。

平等镇的红军楼依旧完好

  从江底乡返回龙胜县城途中,公路边一块状若长舌、舐云舔雾的龙舌岩吸引了众人的关注。1934年红军长征过龙胜时,在这块巨石下刻写的“红军绝对保护瑶民”标语至今清晰可辨,这块龙舌岩也因此被称为“红军岩”,成为了龙胜红色旅游的一个著名景点。

  在进入红军岩的山门前,记者偶遇已有73岁的龙国英老人,得知我们是来探访红军长征历史,老人高兴地唱起了山歌:“龙舌岩呐像条龙,岩石下面草丛丛。红军过路留下话,瑶民牢记在心中。”

  据悉,1934年12月,红军分三路进入龙胜后,红三军团驻扎在了白面瑶寨附近的矮岭村。当时白面瑶寨一带的瑶民也纷纷外出避难,红军就通过在当地找到的一名向导,把村民邀到龙舌岩下,介绍共产党的革命理想和民族政策,叫他们不要怕国民党反动派,要跟敌人斗争到底。红军的少数民族政策,也在此向瑶民们进行了广泛宣传。从此,跟着共产党走,跟着红军走就逐渐成为了瑶寨群众和周边群众坚定不移的追求。

  “以前红军是在龙舌岩下写了‘红军绝对保护瑶民’和‘继续斗争,再寻光明’两条标语。他们走了以后,老人顺着那个笔迹,把两句话刻进了石头里,一直就保留到了今天。”龙国英说。

  两条标语,道出了当年红军与少数民族同胞团结互助、水乳交融的一段往事。如今,龙舌岩旁修起了一座供游人乘凉的红军亭。2014年11月,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也到此立了一块《长征精神》石碑,上书:“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团结精进、奉献忘我、艰苦卓绝、智勇双超、人民至上、信仰天高、世界大同、不胜不休。”

游客身着红军装和村民站在红军岩上

  泗水龙舌岩:见证红军往事

  平等红军楼审敌堂:锄奸记忆代代相传


  9月28日中午,我们来到平等镇龙坪侗寨,平等镇是龙胜侗族群众聚居的最大乡镇。进寨没走多远,一座木质结构的鼓楼便呈现在了眼前。鼓楼共分5层,写着“红军楼”字样。鼓楼是侗族群众开会议事的重要场所,也是侗寨的象征。因此,以红军来命名鼓楼,足以显现出红军在侗族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我们这个鼓楼,修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原名‘杨氏鼓楼’。76岁的老人胡文辉告诉记者,在龙坪侗寨宿营的是红军主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也在此驻扎。可当时由于寨子里的侗族居民与外界接触不多,加上国民党反动军阀派遣特务不断散布有关红军的谣言,大家对红军都是避而远之,有不少老弱妇孺甚至躲进了深山里。

  在龙坪侗寨,敌特惯用的手法就是纵火,然后栽赃给红军。一天深夜,寨子一间木楼突然起火,火借风势,很快就蔓延开来,大半个侗寨顿时变成一片火海。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迅速来到寨子中央的“杨氏鼓楼”上,指挥红军战士救火,同时命令红军保卫人员密查纵火特务。在红军战士和寨上群众的奋勇抢救下,大火很快被扑灭,“杨氏鼓楼”及鼓楼东面的大片民房被救了下来。

  当晚,红军保卫人员抓获了几名国民党纵火特务。第二天,红军在寨上的一家祠堂召开群众大会,公审纵火特务,揭露敌特的卑劣行径,宣传红军及我党的政策,并发放救济款接济受损失的群众。侗族群众明白了事情真相,了解了红军,认识到了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有着本质的不同。于是,侗族群众开始积极帮助红军,当向导、做挑夫,许多青壮年还加入了红军。为纪念这段历史,后来当地群众就把“杨氏鼓楼”改称为“红军楼”,审判国民党纵火特务的祠堂也被称为“审敌堂”,都成为当地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