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油画唤起的“红色记忆”
来源:《兰州晚报》 娄成斌 发布日期:2016-10-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三十里铺,岷州会议纪念馆。纪念馆展厅内,一幅由上海美院师生创作的油画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画面上,毛主席和一位长须长者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双方面带笑容,热情地交谈着什么。纪念馆讲解员刘彩玉说,“这是红军长征经过岷县旋窝村时,当地著名穆斯林阿訇丁振邦老教长与毛主席会面时的情景。丁振邦还将毛泽东等领导人请到自己家中招待,并将自己心爱的怀表赠送给毛泽东,而毛泽东也将名贵药材藏红花和一张盖有红军印章及毛泽东签名的纪念物回赠老教长。从此留下千古佳话。”刘彩玉所说的旋窝村,坐落在今天的岷县麻子川乡,距离当时中央红军的下一个目的地——哈达铺仅27公里,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以回族为主要居民的小乡村,它在整个红军长征史上并不耀眼,然而在这里,却诞生了我党最早关于回族的民族政策——《回民地区守则》,这也是此次采访中我们的重大收获之一。《回民地区守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法规性质的重要文献,是我党关于民族宗教政策基本原则全面具体表述的最初文本,为后来发动领导西北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乃至全国回族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我党一系列民族宗教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意义十分重大。

  A

  从勾洁寺到旋窝村

  提起红军长征在甘肃的民族政策,我们不由得想起在俄界会议旧址采访的时候,在途中偶遇的一座藏族寺庙——勾洁寺。

  根据掌握的资料,这座寺庙在红军长征时曾为红四方面军提供过粮食、酥油、牛羊肉等,僧侣们与红军进行等价交换,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也曾拜访过寺院大管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寺庙呢?

  好奇心促使我们登门拜访。在寺里,我们遇到了一位41岁的僧人老让桑旦,问起当年红军和勾洁寺的故事,老让桑旦出人意料地侃侃而谈:“当时红军曾在寺里留下了字据和红旗,这些东西一直保存在寺里,后来因为失火,这些东西都没有了,非常可惜。”老让桑旦说,现在寺里有40多名僧人,大部分人都知道80年前红军经过这里时和寺庙的故事。“红军的政策很得民心,比如‘番民与汉民一律平等’,‘保护喇嘛,信教自由’,等等。”老让桑旦的话让我们既惊奇又欣喜,这位健谈的现代僧人还主动与我们互换了手机号码,并加了微信。

  迭部县党史办主任谈俊昌告诉我们:红军在过甘南藏区的时候,曾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提倡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取得了藏区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从勾洁寺来到旋窝村,一路上所见所闻,我们对于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旋窝村是一个典型的回民聚居村,陪同我们前来采访的岷县麻子川乡党委书记焦维忠介绍说,旋窝村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到哈达铺之前的最后一站,也是必经之路。红一方面军突破腊子口后,顺朱立沟过大拉山,到达旋窝。当时的旋窝是个有60多户人家的回汉杂居村,由于长期受国民党鲁大昌的欺压骚扰和反动宣传,当地人民对军队极为痛恨。红军一到,许多群众就逃进了山。当晚,红军冒雨露宿。9月的高寒山区,冷气袭人,红军战士们站在屋檐下,蹲在墙跟边,背靠着背,肩并着肩,用相互的体温抵抗着风雨的袭击。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不影响当地少数民族群众。

  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严明纪律,中央在旋窝村及时制定了《回民地区守则》,全文只有四条:

  1、进入回民区,先派代表与阿訇接洽,说明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征得同意后,方能进村宿营,否则应露宿;

  2、保护回民信仰自由,不得擅入清真寺,不得损坏回民的经典;

  3、不准借用回民器用具,不得在回民地区吃猪肉、猪油;

  4、宣传红军民族平等的主张,反对汉官压迫回民。

  红军宣传队也在村里的墙上、道旁书写了大量标语:“遵守政治纪律,争取抗日群众”“抗日反蒋,保护回民,保护清真寺”“对回番民族不压迫”等。群众见红军有爱护穷人,尊重民族习惯,深受感动,很快打消了顾虑,争着为红军腾房送粮食。

  B

  旋窝村的大锅盔

  从212国道岷县麻子川乡往西南方向进入村道,一路经过大草滩村、碉堡村,仅13公里就到了旋涡村。

  综合各方面情况我们了解到:当年红军到达这里时,已经甩掉了身后追兵的侵扰,也脱离了雪山草地这样的恶劣环境,基本上就进入了甘肃的腹地,而旋窝这个地方,四面开阔,水草肥美,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一下子就让疲惫不堪的红军将士精神为之一振。在这里,让红军战士念念不忘的,或许就是回民群众烙的大锅盔。

  81年前,毛泽东在旋窝村韩启明家草屋住宿。聂荣臻回忆说:“一过山就是(旋窝)大草滩,我们在这里住了一夜。这个地方回民烙的大烧饼有脸盆那么大,北方人叫锅盔。我们买了不少,因为饥饿,吃得真香,于是又叫老乡烙了一些。后面毛泽东同志他们来了,吃了也赞不绝口。”锅盔是西北地区食物,尤以回民做的为佳。陪我们在村子里采访的旋窝村主任苏东平感慨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当地民众已经很少做锅盔了,即便做,个头也很小,根本没有以前像脸盆那么大的了,锅盔现在就是个调剂品,偶尔才吃一下。当然,红军与旋窝村大锅盔的故事,仍在村子里一代又一代地流传着。”

  当年红军将士津津乐道的锅盔,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味道好,更是因为当地回民群众真正把红军当成了一家人,战士们帮群众干农活打扫院落,回民群众给战士送吃送喝,这种感情的交融或许才是双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回民地区守则》在这个时候制定出来,让红军得到了回族群众的民心。

  对此,甘肃省委党校曹建民教授评价说:《回民地区守则》是红军长征途经6个少数民族地区以来,红一方面军形成的第一个文字性的民族宗教政策。《守则》规定的四条严明纪律结合了回民地区的实际,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具体化,红军将士认真贯彻,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了穆斯林的民心,为红军长征在回族地区的胜利奠定了制度基础,也成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民族平等主张,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源头之一。在之后的1936年5月24日,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25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发布了由毛泽东署名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宣言》。这两个文件从军队和政府的角度出发,对民族宗教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成为红军在回民地区开展工作的的纲领和指针。

  红军在井冈山时期并无关于回民工作的方针政策,到红军长征即将进入回民地区,我们党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形势的发展,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完善,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历史的实践证明,这些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大量的回民参加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到红军西征时已发展为回民独立师,建立了第一个回民自治县。

  C

  古老村庄里的年轻村干部

  在旋窝村毛主席曾住过的房屋前,26岁的回族村主任苏东平介绍起全村情况来如数家珍:目前全村有6个小组146户730人,有回、汉、撒拉、东乡4个民族,全村已全部通上安全饮用水,已通动力电,并有一所小学。苏主任说,“目前全村发展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除了土豆油菜等作物外,还种植了当归、黄芪等中药材。这些年,政府比较重视旋窝这个回族村子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倾斜,在修桥、道路硬化等方面发展较快。”

  与苏东平相比,30多岁的麻子川乡党委书记焦维忠对未来的发展也是雄心勃勃:“除了原有产业外,将依托附近几个村的红色遗迹,打造红色生态旅游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重温长征精神、重走长征路为主题,对旋窝村毛泽东旧居等旅游设施进行回购建设,并规划建设红军长征广场,着力打造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目前,已经围绕附近7个村庄正在修建一条长约16公里的红色环线道路,7.5米宽的路幅足以让大型旅游车轻松通过;同时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打造以花海、药园、菜地、雪山、草原、农舍、鱼塘为主题的农家生活体验观光区;依托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特点,打造集穆斯林美食、文化、风情感受为一体的民族旅游体验区……”

  古老静谧、资源丰富的村庄,活力四射、年轻有为的乡村干部,我们有理由相信,旋窝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