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六位一体”建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来源:中国民族报 □ 田野 发布日期:2019-07-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四川省成都市是我国西部中心城市之一,在地理上除与省内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相连外,还是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民族地区与内地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窗口。成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源广、数量大、需求多样,具有潮汐式、季节性、高频率流动等特点。成都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各民族跨区域流动的大趋势,扎实推进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城市民族工作,紧紧围绕“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不断完善以机制建设为抓手、以信息管理为支撑、以民生服务为核心、以社区融入为重点、以安定团结为前提、以民族同心为要旨的“六位一体”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工作模式,着力打造高品质、高效能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为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成都、成都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营造了良好环境,书写了各民族共建共享美好城市、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成都篇章。

  强化机制建设,构建全覆盖民族工作网络

  加强组织领导。成都市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大局中,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制。

  建立四级联动机制。建立完善市、区(市)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民族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以社区为单元的基层民族工作,动态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情况,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及时妥善处置和化解矛盾纠纷。

  夯实区域协作机制。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工作联系协作,建立“一局三委”(成都市民宗局与阿坝州民宗委、甘孜州民宗委、凉山州民宗委)、“一局三办”(成都市民宗局与阿坝州政府驻蓉办事处、甘孜州政府驻蓉办事处、凉山州政府驻蓉办事处)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新疆驻川藏工作组开展合作,构建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信息互通、人员互动、能量互补、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双向服务管理工作水平。

  强化资源整合,建设多功能信息管理平台

  优化信息采集工作。成都市推行网上登记申报、上门登记申报等“零距离”服务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的准确率。

  推进信息共享应用。以公民信息管理系统为枢纽,整合相关部门数据,实现流动人口数据信息分级分类共享,探索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据管理模式,确保数据信息按需授权、安全共享、高效应用,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智能化。

  提升信息服务效率。利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便民窗口,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享受一站式服务、网上服务、“两微一端”服务、预约服务等,推动实现线下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线上服务“一次登录、全网通办”。

  强化民生保障,提升精准化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均等化公共服务。成都市在全市20余个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建立民族工作服务站或设立服务窗口,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登记办证、劳动就业、子女入学、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

  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根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际需求,依托社区学校、职业院校、网络教育平台及有关企业,开展语言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在成阿、成甘等飞地工业园区建立民族地区“9+3”学生、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实习平台等,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探索社会化专业服务。依托高校、社团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语言翻译、政策咨询、办事引导等方面的服务。

  强化多元共建,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营造人文宜居家园。成都市积极推进温江区鱼凫村、清水村等多民族共居的老旧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国资划拨、底商返租、区域共建、市场化购买等方式,优化社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基本公共产品空间布局,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生活需求。

  完善群众自治功能。鼓励引导少数民族参与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参加党员服务队、义务医疗队、治安寻访队、环境保洁队等居民组织,通过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增强各族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的社区融入度。

   丰富社区特色活动。定期组织各族居民开展民族团结主题观影会、趣味运动会、群众读书推荐会、民族歌舞展演及书画摄影、声乐舞蹈、手工编织、电脑网络培训等活动,促进各族居民在这些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强化依法管理,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应急预案,加强纠纷调处。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化管理原则,健全依法及时妥善处置的工作机制,建立民族工作信息网络,完善应急预案,开展隐患排查。坚持依靠法治方式,在法治轨道上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

  强化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重宣传教育。成都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两微一端”等媒体平台和文化下乡、道德讲堂、坝坝故事会等基层活动平台,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事迹等内容,营造人人珍惜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

  深化创建工作。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社团、医院、景区、宗教活动场所、工业园区“十进”活动及区(市)县整体创建,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创建示范点36个,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部门、行业在促进民族团结、密切民族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资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

  突出文化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促发展、促交流、促团结的作用,在全市30余个社区建设集保护、展示、体验各民族优秀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之家,打造多彩城市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成都的归属感、幸福感。

  (作者系成都市民宗局局长)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