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乐土——青海省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巡礼(上篇)
来源:青海日报 李雪萌 发布日期:2019-07-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循化线辣椒”是循化特色产品之一,成为撒拉族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得力“助手”。图为当地的群众正在晾晒线辣椒。循化县工业和商务局供图

  在撒拉族的口述历史中,七百多年以前,撒拉族先祖牵着骆驼,一路向东寻找生命中的乐土。他们越天山,过嘉峪关,穿河西走廊,来到黄河之滨——现在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认为这里的水土与故乡的完全一样,就在此地定居下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期盼着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同在这片土地上,黄河之畔、湟水流域,青海独有的人口较少民族土族也有传奇的历史,其中有一个传说,说土族来源于东北,也是为了寻找安身立命的乐土,不远万里来到青藏高原,留下了著名的“阿干之歌”。现在土族主要居住在号称“彩虹之乡”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地。

  这两个青海独有的人口较少民族,他们世代耕作、放牧。但是在旧社会,温饱依然是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梦想,只能通过“花儿”、民谣憧憬幸福美满的生活。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撒拉族、土族人民奋发图强,发展多种新型产业,建设美丽家园,让梦想成真,先后于2017年、2019年实现整体脱贫,走在了奔向“乐土”的康庄大道上。

  据省民宗委介绍,2017年,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中率先“摘帽”。2019年,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也退出贫困县,147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3.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受惠扶持政策

  实现整体脱贫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地区都不能掉队。

  撒拉族、土族多聚居在大山深处,自然条件恶劣,发展经济文化艰难,要想改变根本面貌,许多人都需要搬出大山。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实地考察了正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

  原先零散分布在干旱山梁沟坡间的班彦村旧村干旱缺水,靠天吃饭,出入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村里甚至十多年没娶过一个新媳妇。三年过去了。当年的重点贫困村变成了现今的易地搬迁“样板村”。班彦村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切身体会阐释着“搬得出,能致富”的生动实践,“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村民们家家住新房,户户谋产业,养起了八眉猪,做起了绣花娘,酿起了酩馏酒,办起了农家乐,村里还迎娶了10个新媳妇。旧日的班彦换了新颜,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问题。

  “共产党的恩情我们永远不能忘。”年近八旬的土族老汉吕有荣逢人就说:“在总书记的关心下,在党和政府好政策的带领下,我也住上了与城里人一样宽敞亮堂的新房子。”

  循化县通过政策引导、政府组织、能人带动措施,大力扶持发展撒拉族特色经济。在黄河之滨的查汗都斯乡赞卜乎村,村里90%的家庭都有人在内地从事与拉面有关的工作,不少人还当上了老板。来自循化的撒拉族劳务人员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经营的餐饮实体店达7500多家,转移农村劳动力4.6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亿元。拉面经济已经成为撒拉族的重要脱贫致富途径。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直接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诸多切身问题,深得人心,得到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

  青海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已出台的保障民族平等、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用足用活国家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政策,促进相关财政、产业、金融等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把政策扶持转化为推动人口较少民族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至2018年底,379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89元,比2009年增长148.8%,年均增长10.7%。村村实现道路硬化、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村村都有综合服务楼、便民超市及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村村普及学前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村村都有创业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2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6 %。通信息率达99%,358个村通宽带、289个村通电商、281个村通班车。

  群众转变观念

  勤劳双手致富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再好的政策也要依靠群众的辛勤劳动来发挥作用。

  青海省委省政府特别注重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观念的转变。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省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发放小额创业贷款。在这些措施的帮助下,群众提高了劳动素质和发展积极性,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对改变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树立了信心。

  撒拉族、土族群众充分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等不靠不懈怠,勇敢地向恶劣的生存环境宣战、向贫困宣战,埋头加油干,走出去谋发展,敢闯敢干,破解了一个个难题,跨越了一个个障碍,闯出了一片生存发展的新天地。

  互助县东和乡麻吉村以前主要以传统耕种为生,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仅2456元。2016年,在回村创业大学生任臣义带领下,按照“村两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以村民自愿入股、土地租赁等方式,先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创办了“油嘴湾花海农庄”项目。到2018年,共吸纳群众土地入股2户、资金入股98户250万元(贫困户入股6户12万元),长期务工45人(贫困户5人、月工资2200元),经营小吃13户、小摊点20户(贫困户7户),开办农家乐17户,贫困户在农家乐务工9人,他们的月工资为2000元。由于村里的群众大部分参与到了乡村旅游业中,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83元,比十年前增长近3倍。

  循化县白庄镇下拉边村村民马光福是村里最早外出发展“拉面经济”的领头羊,十几年苦心经营下来,如今他在西宁买了房、有了车,还拥有几间商铺。在马光福的示范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靠着“拉面经济”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

  一花引来万花开。撒拉族、土族群众自力更生,用他们勤劳致富的双手实现了整族脱贫,过上了幸福生活。

  发展特色产业

  建设美丽家园

  互助县城威远镇小庄村是一个土族聚居村,全村610人中土族有599人。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起了农家乐,2017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0万元,占全村收入的79%。依靠民俗游、乡村游,全村大多数人家盖起了小楼,开上了小轿车,过上了好日子。

  在小庄村,致富女带头人席玉秀在她的“玉秀农家院”里,含泪向来访的记者讲述了她16岁因贫辍学后,挑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为了生活,不顾羞涩顶着族人不理解的眼光和一些人的闲言碎语,打破女人不能抛头露面挣钱的观念束缚,闯西宁,下牧区,向游人兜售土族刺绣,介绍土族特色餐饮和民俗文化,最终建起“玉秀农家院”,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曲折经历。

  撒拉族民营企业家韩文林,多年来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百姓脱贫致富,从孟达天池到门源花海,从观光旅游到旅游商品、工业旅游,他的旅游扶贫之路越走越宽,并且带动600余户农民增收,使原本贫困的村民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今年,他投资的旅游中高端系列产品生产线即将在循化县街子工业园上线,将为当地撒拉族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循化县三兰巴海村,300余幢漂亮的农家庭院错落分布。目前这个村的“撒拉人家”餐饮接待点已经达到35家,效益最好的“撒拉人家”年纯收入达60多万元。2018年全村仅旅游餐饮服务收入就达到500多万元。

  近年来,循化县先后扶持“撒拉人家”餐饮品牌994家,培育“北京撒拉花儿”“上海骆驼泉”等100家民族餐饮龙头企业,先后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雨露计划”等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10789人,其中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2181人,累计组织引导转移就业9.87万人次。

  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作为加快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发展的根本途径,充分考虑各地区各民族发展水平差异,统筹兼顾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在强化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培育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富硒等特色农牧业品牌,“互助八眉猪”“大通牦牛肉”上榜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先后重点培育、扶持了伊佳、天香、仙红等20个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撒拉族刺绣”“土族盘绣”“热贡唐卡工艺”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手工业,逐步探索出了以农牧业综合开发、民族餐饮、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旅游等为主,多业并举的特色经济发展路子。

  其中,互助县大力发展高原现代农业、绿色工业和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建设10个种类40余家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基地,进一步培育壮大了村镇集体经济,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6%以上,2018年实现农牧业总产值30亿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49.6亿元,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目前全省379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基本实现了庭院秀美、村庄整洁、设施齐全、宜居宜业的高原美丽乡村,成为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互助县小庄村、麻吉村,循化县三兰巴海村等一批以民俗接待、民族故里展示、热贡艺术保护宣传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基地,推动了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

  保护文化传承

  促进精神文明

  撒拉族、土族整体脱贫,不单是物质、基础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更是在文化、精神上实现了长足发展。

  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决执行国家有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扶持政策,加大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工作。投资5000万元,新建互助、循化、大通以土族、撒拉族为主的3座民俗展览馆。

  2006年,互助土族盘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县目前共有盘绣经营户21家,从事盘绣手工技艺的绣户1100户,长期接受订单制作的农户535户,年销售达到800万元。

  互助素隆姑公司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在东沟、丹麻、五十等乡镇设有半成品加工点5处,为2000多名土族妇女(其中贫困户占30%)提供技术培训及土族盘绣原料,鼓励土族妇女进行盘绣制作,由公司进行回收销售,带动土族妇女增收致富。

  确定互助县土族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土族盘绣”等8项国家级、2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创作3部大型土族原创歌舞剧,其中《彩虹儿女》代表青海省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并荣获最佳编剧奖。循化县完成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其中撒拉族婚俗、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等6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撒拉族皮筏子制作技艺、撒拉族寺院古建筑技艺等11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撒拉族寺院古建筑技艺等31项入选地市级、县级保护项目;确定5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启动实施“民族团结+非遗传承+青绣产业+旅游+拉面经济”融合发展行动,加快推进创建工作大众化、人文化、实体化进程;调动社会力量,投资15亿元在西宁建成占地10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展示展演、民族产品展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扶贫创业为一体的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园。

  在循化县道帏藏族乡,藏、撒拉、回、汉等多民族在这里聚居、多宗教并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来,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通畅,各民族之间充分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比如藏族过新年,撒拉族、汉族群众会来串门拜年,撒拉族过古尔邦节,藏族、汉族群众到家里道贺,不同民族间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形成了政治上团结一致,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赖的良好格局。

  “青海青,湟水黄,三江源头是我家。民族娃,团结花,兄弟姐妹是一家。汉藏蒙,回土撒,各个民族把手拉。你帮我,我帮他,学校盛开民族花……”正如这首童谣所唱,撒拉族、土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拉手共同为建设富裕文明美丽新青海而奋斗。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