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加强古籍整理保护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婧姝 发布日期:2019-07-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1720年北京木刻版《大藏经》。

  明代《蒙古秘史》(元朝秘史)影印本。

  清代蒙古文抄本《西游记》

  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文古籍展阅室,察看蒙古学有关古籍文献的收藏与保护情况。该展阅室共收藏了2000多种珍贵的蒙古文、汉文、藏文、满文和外文的古籍文献,大部分为比较罕见珍贵的文献孤本、善本,记载了蒙古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讲解,不时驻足端详。他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总书记关注古籍文献的保存、保护

  内蒙古大学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向记者讲述了他为习近平总书记介绍古籍展阅室的整体情况和部分藏品的情形。

  首先,他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周恩来总理于1959年赠送给内蒙古大学的《西藏大藏经》。这部藏文版《西藏大藏经》共150册,由日本大谷大学整理。

  接着,额尔很巴雅尔介绍了《元朝秘史》。《元朝秘史》原名《蒙古秘史》,大约成书于13世纪,是蒙古族最早的、最完整的、史料价值最高的文献,主要记录了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的历程。国内外学者对蒙古民族历史、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依靠此书。因此,《元朝秘史》是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元朝秘史》原文以回鹘体蒙古文写成,但母本已经失传,我们能够见到的《蒙古秘史》是用汉字音写蒙古文的版本。到明朝的时候,明代人找到《蒙古秘史》后,录入到《永乐大典》(1403-1424)时把原名《元秘史》改为“元朝秘史”。现场为习近平总书记展示的是清代顾广圻校本影印的《元朝秘史》。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了正文、侧译、总译的构成情况。

  额尔很巴雅尔为习近平总书记重点介绍了内蒙古大学的镇馆之宝——1720年北京木刻版《大藏经》蒙古文版。《大藏经》蒙古文版在全世界仅有10套,目前国内有6套,国外有4套。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了存放《大藏经》的书柜。

  额尔很巴雅尔还介绍了《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在蒙古族地区的传播历史。他说,中国四大名著很早就在蒙古族地区传播,并翻译成蒙古文,推动了蒙古族文学的发展。

  在听讲解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古籍文献的保存、保护等问题。

  额尔很巴雅尔告诉记者:“这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文古籍展阅室,是对我们教学科研人员的极大鼓励。我作为从事蒙古学研究的教师,特别高兴、特别振奋!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今后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加强对这些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保护。”

  在讲解中,额尔很巴雅尔还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该展阅室数字化工作进展情况:2000多种文献中,60%的数字化工作已经完成,其余的40%正在进行当中。

  谈到今后的工作方向, 额尔很巴雅尔说,第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尽快完成数字化工作,更好地保护古籍文献;第二,充分挖掘古籍文献中的内容内涵,尤其从中挖掘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刻思想内涵;第三,在完成数字化工作后,条件成熟之时,将数字化的成果对外开放,为全国蒙古学专家学者服务。

  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大学对古籍保护工作所做的重要指示,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李晓东感到十分兴奋和激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察看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状况,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对古籍工作寄予了殷切期望。”李晓东说。

  李晓东告诉记者,30多年来,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始终履行国务院赋予的“组织、协调、联络、指导”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职能。少数民族古籍事业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下,在古籍同仁们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和国家行政法规中得以确定;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少数民族古籍机构设置;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人才梯队;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普查、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成果显著,整理出版研究体系初步形成;加强宏观指导,召开大型工作会议,制定国家民委7个五年重点项目出版规划和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十三五”规划;编纂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这一跨世纪的国家级重点文化项目;组织制定我国首例关于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国家级行业标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推进信息化、数据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在中央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分别建立了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与资料信息中心、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加大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宣传力度,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唤醒少数民族古籍这座沉睡在历史中的庞大宝藏,自2016年起,国家民委举全国之力,启动了“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几年间,巡展走过了广西南宁、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昆明、首都北京、云南丽江、西南民族大学等地及高校。

  根据国家民委今年工作部署,近日,“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展览结合内蒙古特色,展示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前不久圆满落幕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

  李晓东表示,古籍保护工作者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少数民族古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更突出的贡献。

  (图片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文古籍展阅室提供)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