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各族群众和民委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 本报记者 安宁宁 张国欣 丛蓉 发布日期:2019-07-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组织干部群众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内蒙古日报供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连日来,各族群众和民委系统的广大干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多种方式,积极观看收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的考察活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心,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奋力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振兴乡村齐奔小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充分证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对的。

  ——习近平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要建强农村基层党支部,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民和农业服务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公路管理局驻伊宁县喀什镇托提温村工作队队员武建霞说,“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带领托提温村各族乡亲和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托提温村居住着哈萨克、维吾尔、蒙古、回等多个民族的群众。近年来,伊犁州公路管理局驻托提温村工作队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驻村工作队队员+党员+贫困户”的包联帮扶帮带模式,引导农牧民党员主动加入合作社,让贫困户精准用力、自愿投入、组团发展,村里的产业发展了,农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在我国56个民族中,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共有28个。受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他们的发展较为缓慢,毛南族就是其中一个。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狠抓产业发展,采取自愿先行先试和政府补贴的方式,形成了以中药材、生态禽畜、蔬菜为主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全乡从2014年37.06%的贫困发生率到现在完全脱贫,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5523元增加到现在的10065元。

  “毛南族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特别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在内蒙古考察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倍受鼓舞,一定要努力巩固脱贫成果,让全乡各族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卡蒲毛南族乡乡长石通佾表示。

  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习近平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创造和积累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典籍文献,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内蒙古赤峰博物馆多年来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

  《格萨(斯)尔》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说唱时可清唱,或用马头琴等伴奏。“习近平总书记观看我们表演的《格萨(斯)尔》后很高兴,还跟大伙亲切交谈,强调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既是肯定,又是鼓舞。”86岁的《格萨(斯)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金巴扎木苏说,他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培养好传承人,把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察看蒙古语言文学历史成果图书展示时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古籍与《格萨(斯)尔》征集研究室主任苏雅拉图表示,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古籍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对民族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定位更加深化,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更有方向。”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部主任蒲天彪表示,我们将努力探讨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盘活与合理利用,切实让民族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一是紧紧抓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中国民族博物馆新馆立项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文物征集工作力度,深化文物征集工作的针对性与系统性;二是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展览,出版一批有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承担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要认真总结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司长隋青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深谋远虑,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通过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观念,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短短一天的行程中,两次提到了民族团结,这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度重视,我作为一名从事民族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更加坚定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信心!”内蒙古赤峰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干部孟根乌拉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足本职,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为把内蒙古民族团结模范自治区这块“牌子”擦得更亮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回报习总书记对内蒙古的亲切关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喀克夏勒村生活着近3000名各族儿女。“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村民麦提托合提·麦提图尔荪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的重要讲话后表示,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安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年来,我们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在沙漠深处开辟一片片耕地,把寸草不生的荒野变成良田,这就是民族团结的硕果。“现在各族群众的耕地多了,收入多了,来往多了,感情也更深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汉族村民到我家吃拌面,我到汉族村民家吃月饼,大家犹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每天都会和家人一起观看新闻联播,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感到很激动很高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孙红梅说,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载体,要不断增进各族学生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守好青山绿水蓝天

  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这段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西藏自治区米林县文化和旅游局主任科员林勇表示,民族地区有的地处大江大河上游,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据他介绍,米林县曾经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上走过弯路。近年来,米林县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同时,依靠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南伊沟景区,鼓励广大农牧民依托旅游业实现增收致富。截至2018年底,全县8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34个自然村的3645名农牧民,通过开办家庭旅馆、组建旅游专业合作社、售卖土特产、到景区就业等形式参与旅游服务,综合收入达到约4300万元,109个家庭旅馆综合年创收超3200万元。

  “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保护好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殷殷嘱托。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曾经沙地面积大,生态环境脆弱。这些年,当地党委、政府采取“以路治沙”模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巨大转变,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要把生态建设的事,世世代代做下去,让我感受颇深!”阿什罕苏木党委书记僧格说,“我们要把总书记的嘱托记在心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首先,集中精力打造“生态名片”,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轮牧政策,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其次,不断提高牧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把保护生态环境变为牧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第三,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效益变成经济效益,开辟牧民新的增收渠道。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