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民之所得 少计己之所失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贾元昌 发布日期:2019-07-2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凡事,皆有得有失。纵观古今,有的人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信念,虽然付出很多、失去很多,但却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戴;有的人则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圭臬,追名逐利、一心为己,虽然表面上得到不少,最终却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和信赖。这告诉我们,能否坚持正确的得失观,既关乎个人小利,也关乎民众大义。

  得失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信仰和道德良知。唐朝一品大员魏征勤于政事,生活极其节俭,临终前家中的后宅连一间正堂都没有,唐太宗李世民深受感动,用建造宫殿的材料为他建造了正堂;清朝廉吏于成龙几乎每顿饭都是萝卜白菜,被后人形象地称为“于青菜”。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凡事以国家大局、人民安危为重,不仅赢得生前身后名,还得到了老百姓的敬仰与爱戴。

  得与失,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人生问题,正确对待就能成为一种动力,过分追求则会变成一种枷锁。共产党人的得与失,当以党的事业是否兴旺、国家是否发达、人民是否幸福,作为评判标准。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草帽书记”的杨善洲,六十年如一日,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在高原林场起早贪黑地劳动,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茫茫绿洲,为当地百姓留下了一座座“金山银山”,他的每一次“失”,都孕育着更高层次的“得”。牛玉儒从一名普通党员一路走到市委书记的位置,却从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艰苦生活和与群众息息相通的感情:“不要谋着做大官,要谋着做大事,要做人民拍手称快的好事、实事。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杨善洲和牛玉儒失去的东西应该说有很多很多,但却用一生的忠诚和执著守护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演绎了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写下了一个共产党人关于“得失”命题的精彩人生答卷,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信赖和爱戴。“生为守大义,死成千古贤”,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所得也很丰厚、很珍贵、很长久。

  与之相反的是,当前也有少数党员干部价值取向扭曲,总想给自己多捞点什么,丝毫不想为百姓留点什么。这些人时常患得患失,结果却常常得不偿失。有的患一己私利之得失、患功名前程之大小,在名利面前,揽功推过,文过饰非;有的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贪婪成性,心无戒惧。究其根源,还是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扭曲,过分谋私欲、贪私利,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离了党性原则和初心使命。

  作为党员,必须摒弃庸俗的得失观、名利观,保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多思民之所得,少计己之所失,以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实际行动履职尽责、服务人民。

(编辑:彭凤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