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马鞍山村:生态兴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来源:新华网 安路蒙、王靖 发布日期:2019-07-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一场雨后,满山的白桦、松树更显青翠,云雾在山间缭绕,野花在山脚烂漫,群山环抱的马鞍山村宛若秀美的江南。

  马鞍山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是个典型的小山村,曾因经济基础薄弱,成为重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贫困村。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开垦山林,放牧过度,一度造成山体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穷。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景象(7月15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20多年前,马鞍山村痛定思痛,决定偿还生态欠账。特别是近十年来,村里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共实施封山育林3000亩、人工造林1000亩,还聘用生态公益护林员,加大生态防护力度,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0.2%。

  走在马鞍山村,记者看到,农户家里的牛羊都是圈养,没有牛羊散养在林草地。原来,村里实行了大规模的封山禁牧、牛羊进圈。村民庞素华说:“我家圈养了5头牛,牛吃饲草,照样长得肥。”

  造林不易,护林更难。村支书刘少向说,这么大一片林子,最怕着火,“毁一片林只需几小时”。每年春天,村里挨家挨户进行防火宣传。“尤其是清明节前后,倡导村民祭祀献纸花,替代烧纸钱。这么多年倡导下来,村民们都有了防火意识。”

马鞍山村村民在查看葡萄长势(7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不但显著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同时也为村民带来额外收入。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马鞍山村发展起山葡萄种植和乡村旅游两大主导产业。

  走在马鞍山村,入眼皆绿,一株株山葡萄藤上挂满诱人的果实,路边农家乐饭店生意不错。目前,全村有240户山葡萄种植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一半以上,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亩均收入3000元左右,是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收益的7至8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景象(7月14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李义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在合作社的带领下,他种植了8亩山葡萄,同时还在村里的葡萄酒厂打工,年收入超5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原来的3间破草房现在已经变成5间大瓦房,李义还买了辆小汽车。“明年我打算多种2亩山葡萄,还要把自己的种植经验教给别人,跟大伙一块儿致富。”他干劲十足地说。

  生态好了,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马鞍山村距离城区10公里,地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目前,村里建成了集山葡萄观光、山葡萄饮品开发、红酒生产销售、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马鞍山红酒庄园。同时,村“两委”还牵头成立旅游合作社,发展“农家乐”12家,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每户“农家乐”年均收入11万元左右。

游客在马鞍山村的一处风景区游览(7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59岁的北京游客夏广芳,一家5口结伴来马鞍山村游玩。“我老家就在马鞍山村,离开家乡已经30多年。”夏广芳说,“这几年村里变化越来越大,以前光秃秃的山又变绿了,还能带家人吃农家饭,品尝葡萄酒。”

  马鞍山村是内蒙古通过生态兴农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目前,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生态扶贫三年规划(2018-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贫困落后村庄行动起来,陆续吃上“生态饭”,发起“生态财”。截至目前,全区贫困人口减少到15.2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6%。

  雨后的马鞍山村展现出崭新姿态,大片大片的山葡萄吐出嫩叶,顺着藤蔓用力向上攀爬,一串串饱满的山葡萄在阳光下晶莹透亮,早早显露着丰收的好兆头。

马鞍山村保洁员在清扫村中街道(7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编辑:吴盼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