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群像素描——把论文写在天山南北
来源: 安宁宁 发布日期:2019-09-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新疆农科院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邀请来自农村的中小学生到乌鲁木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安宁宁摄

  一群普通的科研人员,在党组织的号召下,义无反顾地奔赴基层一线:“80后”干部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两次报名参加“访惠聚”工作组,两个孩子出生时都没能在医院陪伴爱人;青年博士玉山江·麦麦提深入田间地头,创造了复播哈密瓜销售达8000元/亩的经济效益,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阿克旦·吾外士发挥掌握多国语言的优势,为中国农科院、新疆农科院等单位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开展合作及人才交流与培训发挥了桥梁作用……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是由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苗等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现有在职职工47人。长期以来,该所各族干部职工厚植民族团结根基,把论文写在广袤的天山南北,致力于用科研创新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并于2017年荣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玉山江·麦麦提:用知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每到哈密瓜即将丰收上市的季节,就是青年博士玉山江·麦麦提最忙碌的时候。在喀什、和田等地的田间地头,他除了给农民讲解病虫害防治知识,还耐心地劝说村民利用土地的闲置期将玉米改种复播哈密瓜。

  2012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士毕业的玉山江·麦麦提,本有机会留在北京工作,但他却选择回到家乡。“我是从新疆的农村考入大学的,我想用知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玉山江·麦麦提说。据玉山江·麦麦提介绍,他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导师邱德文的谆谆教诲。

  原来,在玉山江·麦麦提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邱德文经常教导他,农村的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回到家乡可以发挥双语优势,用所学知识帮助农民搞好生产,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导师的话,玉山江·麦麦提始终牢记心头。

  喀什地区疏勒县英阿瓦提乡喀拉亚村种植结构单一,以前只种植小麦和玉米,因为种植粮食的收益较低,导致全村约一半的农户都是贫困户。“整个南疆地区的农村情形大都类似,守着金贵的土地却难以改善生活。”玉山江·麦麦提说,他打算从改良哈密瓜品种入手。

  说干就干,在新疆农业科学院的协调下,玉山江·麦麦提在喀拉亚村建立了20亩的哈密瓜种植示范点,尝试开展复播哈密瓜的种植研究,并从整个生产环节开展技术指导。玉山江·麦麦提的试验取得成功,复播哈密瓜销售达8000元/亩,与以往麦收后种玉米400元/亩的收益相比,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原来收完麦子还可以种哈密瓜,新疆农科院植保所的专家真是亚克西(维吾尔语,意为好)。”尝到甜头的村民祖农·喀迪尔兴奋地说。这两年,玉山江·麦麦提开始在和田等地的农村推广复播哈密瓜种植,他希望哈密瓜种植可以成为当地的脱贫产业。

  每次下乡期间,玉山江·麦麦提都利用农民夜校,为村民讲解党的惠民政策,以及如何科学种植小麦、给林果树木修枝等知识。

  韩月生:驻村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今年38岁的韩月生个头不高,皮肤黝黑,说起话来一脸严肃。被问及开展驻村工作的感受时,他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我觉得驻村是一件看似普通却伟大的事。”韩月生进一步解释说,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农民真实的生活状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这个在兵团长大的汉族干部,对维吾尔族同胞的热情和纯朴早就习以为常,可当他第一次到结对亲戚家,结亲户对待他的热情仍让他难以忘怀。“他们把攒了一年的好东西全拿出来招待我。”韩月生说。

  新疆农科院植保所干部职工的结亲对象,是喀什地区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15村的村民。自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来,各族干部职工累计向结亲户捐款30万余元,捐物3万余件,搭建蔬菜大棚20座,为57户村民打造了葡萄园,举办现场会50余场,开展讲座40余次,在送科技、送政策、送温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亲戚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干着普通的农活,这再简单不过的举动,一步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令韩月生难忘的,是所里举办的“心连心·一家亲”联谊活动。

  “去年7月,我们邀请村里的27名中小学生来到乌鲁木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韩月生说,通过带领孩子们瞻仰烈士陵园,参观新疆博物馆、新疆农业大学校园及校史馆等,让他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在座谈会上,部分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历,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之旅,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韩月生说,孩子们所学到和看到的东西,犹如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魏鹏:拓宽村民的脱贫致富路

  “没想到这小小的蘑菇可以让我挣这么多钱,科技的力量真是亚克西。”谈起结亲对象魏鹏的帮助,村民亚森·吾加笑呵呵地说。

  2018年,在魏鹏的鼓励和支持下,一向只种粮食作物的亚森·吾加试种了300袋平菇,至今收入已超过6000元。结合新疆农科院的扶贫项目,魏鹏相继为11户村民发放了共计3000袋的平菇菌包,拓宽了村民的脱贫致富路。

  魏鹏是新疆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站长,近年来,他积极在新疆引进羊肚菌种植技术,并鼓励村民种植平菇增加收入。“我的事业在新疆,我热爱这里,看到乡亲们通过科技脱贫致富,我就很开心。”魏鹏说。

  羊肚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野生羊肚菌产量十分有限,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羊肚菌多为人工种植。“羊肚菌属于子囊菌,子囊产生孢子,孢子形成菌丝,提取羊肚菌栽培中的‘菌核’最为关键。”魏鹏说,这是羊肚菌与其他栽培食用菌的不同之处,也是栽培过程中最难的部分。

  经过反复试验、筛选,魏鹏及其团队攻克了种植羊肚菌“不出菇”“死菇”等技术难关。魏鹏表示,羊肚菌种植投资少、见效快,一旦形成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既可以帮助农民增收,还可以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羊肚菌鲜品市场价每公斤在200元左右,羊肚菌干品每公斤的售价约为1800元,产品供不应求。”魏鹏高兴地说。这几年,魏鹏和团队成员陆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推广种植。根据新疆冬季时间较长、羊肚菌喜好低温的实际,魏鹏还提出了“秋栽春收”的种植模式,规避了种植风险。

  除了平时的科研工作,魏鹏还非常关心团队中少数民族科研人员的成长。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是新疆农科院植保所目前唯一的少数民族女性科研人员,她所在的课题组负责人就是魏鹏。“魏鹏老师在科研道路上帮了我很多。”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说,如今她已经能够独立承担并完成自治区的科研项目,正在积极准备攻读硕士学位。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