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年 建功立业新时代—— 青海民族大学建校70年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来源: 韩翠翠 发布日期:2019-09-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各族学子在青海民族大学

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

唐卡教学

文实楼


藏学大楼

英华楼

润泽园

从空中鸟瞰青海民族大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青海民族大学成立70周年。70年光辉岁月,70年风雨征程,青海民族大学始终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回眸青海民族大学70年来走过的特殊历程、肩负的特殊使命、作出的特殊贡献,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充满希望。

  青藏高原谱华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北之际,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就极为关注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民族教育问题。毛泽东指出:“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请你们注意这一点: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遵照毛泽东主席的这一指示和西北局领导人彭德怀、习仲勋的要求,青海省委克服重重困难,于1949年12月12日正式创办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青海民族大学前身)。开学典礼上,青海省党政军主要领导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办学的重大意义,提出政治建校的明确要求。从这一刻起,青海各族人民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高等学府,开启了改变命运、奋发图强的新篇章。

  70年来,青海民族大学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白手起家,披荆斩棘,在艰苦中创业,在奋进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从不足百人的学校发展成为拥有24个院系、1个博士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 57个本科专业的高等学府,校园面积达1500余亩,建筑面积 50.43 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2.78 万册,在校生15000余人,文理工学科综合、本硕博体系完备,办学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优美的青海民族大学成长为一所现代化、开放性、综合型大学。走过7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发展历程,正是青海教育快速发展的缩影,见证了青海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落后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变,更是青海乃至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见证了青海和新中国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转变。

  青海民族大学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关键在于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70年来,朱德、董必武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教育部、国家民委等中央部委负责人来校视察或题词,历任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来校调研指导工作,给青海民族大学师生以极大的鼓励。青海民族大学各族师生始终怀着感恩之心,用自己的赤胆忠心和辛勤汗水,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历史答卷。

  总结70年的办学历史,青海民族大学卓有成效地履行了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在服务国家战略和藏族聚居区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学科特色充分彰显,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现已成为青海省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民族宗教和社会问题及政策、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智库,引领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发展的知识灯塔,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开展国际教育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展示党的民族政策优越性、体现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重要窗口,国家支持青海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服务国家铸辉煌

  70年来,青海民族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践行“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经验。

  始终扎根青海大地服务国家战略。从成立的那一刻起,青海民族大学就深深扎根在青海这片高天厚土上,在青海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服务青海的深深印记,作出了特殊贡献。从1949年建校开始,工作的重点始终围绕青海省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主题,坚持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方向,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把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靠得住、有后劲”的本土化高层次民族人才和有效服务藏族聚居区的政治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把提高育人能力、推进特色研究,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全方位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始终致力于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建校以来,青海民族大学主动承担了为青海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特殊使命,一直坚持面向藏族聚居区、生态保护地区、贫困地区的招生政策,为青海以及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青海民族大学培养的10万名学生中,有6万余名在青海藏族聚居区工作,有8000多人在西藏、新疆工作,涌现出一批优秀代表和45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 多名厅级干部、90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多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中坚力量和栋梁之材,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各项事业的进步作出了其他高校无法替代的特殊贡献。

  始终汇聚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在青海民族大学这片“文化沃土”上,人才荟萃、名师辈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名师大家及青年学者以校为家,接续奋斗,成就了青海高等教育的辉煌。现在,又有1300多名青年才俊和教职工汇聚一堂,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始终为青海和国家的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从省内最早开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到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从最早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到获得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青海民族大学以一项项扎实的教学科研成果,始终走在青海高等教育的前列。多年来,青海民族大学顺应现代大学建设的潮流,重点打造了以藏学、民族学、藏药学、中国语言文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为代表的品牌学科;以唐卡艺术设计、民族传统体育、蒙古语言文学等为代表的特色学科;以信息科学、土建、交通运输、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新兴学科,形成了文、理、工综合发展的学科体系,成为全省学科最为综合的高校之一。

  始终围绕青藏高原民族宗教社会问题开展研究。青海民族大学顺应国家战略需要,积极建设国家民委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中亚学院、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藏传佛教与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中心等机构,形成了由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32个省级、校级研究机构组成的研究平台。青海民族大学紧紧围绕青藏高原地区政权建设、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主题,积极承担并完成28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课题,出版《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青海地方史略》《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藏族生态文化》《热贡艺术》等原创性学术著作320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89项,成为全国研究青藏地区民族宗教问题的重要基地。

  奋起追梦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立足新时代,对青海民族大学来说,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凝练特色,彰显优势,在服务地方发展和国家战略中不断巩固、发挥、扩大自身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影响,才能永立优秀高校之林,才能不负党和人民、无愧伟大时代。

  展望新时代,我们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立足新时代,我们将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学校发展始终,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使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最强战斗堡垒。

  展望新时代,我们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抓好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大学之所以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是因为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与时俱进推动青海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解决好“为谁育人”“育什么人”“怎么育人”“谁来育人”的问题。我们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把它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纵深推进“四爱三有”教育,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努力培养大批有德有才、德才兼备、扎根高原、奉献青海的好学生。

  展望新时代,我们将始终坚持服务社会,贡献地方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我们将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藏药研究、蕨麻研究推广种植、唐卡艺术传承、民族文化旅游、生态保护、藏毯产业发展、盐湖化工、光伏电研究推广、新能源、新材料、干部培养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增强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能力,更好地服务“一优两高”战略。

  展望新时代,我们将始终坚持彰显特色,育好优良校风。特色是高校的生命,没有特色,就办不好大学。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代的才是未来的。我们将传承学校扎根青海大地办大学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坚定走特色发展之路,形成具有青海民大特色的学科、人才、科研优势。持续不断抓好校风建设,营造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的良好风气,营造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高校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培养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的良好局面,努力使学校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之地。

  (本文图片均由青海民族大学提供)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