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在祖国的怀抱里”之羌族——马琼霞:既然活着,生命就要有更多意义
来源:中国民族报 肖静芳 实习生/蔡丽琴 发布日期:2019-09-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祝 福
  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才真切地感到党的领导、祖国的强大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才能让我们走出灾难的阴影,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衷心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各族同胞都过上安宁美好的生活。

马琼霞:既然活着,生命就要有更多意义

  5月25日,星期六,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阳光明媚,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内穿羌族服饰、外套黄色志愿者马甲的马琼霞,领着一群孩子穿过人群,很是显眼。

  11年过去了,映秀镇这个当年牵动全国人民的大地震震中,如今已焕然一新。一座座羌式碉楼、吊脚楼拔地而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与羌红交相辉映,飘扬在小镇上空,透露出昂扬的主旋律。映秀,依然秀美。

  这天,一群汶川县城的孤儿来到映秀,参观了地震体验馆。马琼霞和几个志愿者一起带着孩子体验逃生项目、灾后救护等。不一会儿,她的脑门上就沁出了细汗。

  马琼霞是土生土长的映秀人。50多岁的她,在别人眼里总是满面笑容、言语爽利、行动如风,一副乐天派的样子。一晃十余年,她身上留下的疤痕,让她忘不了自己是从废墟中被救出来的。

  “地震发生时家里就我一个人,被埋在石块下时,我想:完了,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家人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马琼霞眼圈泛红。巨大的恐惧深深攫住了她,她感到在黑暗中度过的那4个多小时比一辈子还漫长。

  地震当天傍晚,马琼霞被人救出,不但身上多处严重受伤,连神志都不清醒了。家里盖起来没两年的小楼瞬间化为乌有,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身边的亲朋好友眨眼就没了。“后来,身上的伤好了,心里的伤却总也好不了。”连续好几年,马琼霞都被失眠、抑郁所折磨。

  成为志愿者是一个偶然。“以前根本不知道志愿者是什么,直到地震发生后,镇上出现了那么多志愿者。”马琼霞说,她也接受过一拨又一拨志愿者的心理疏导和抚慰,是他们的温言细语和耐心陪伴,才让她慢慢从地震的惊骇中走出来。

  几年前,汶川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映秀招募志愿者,马琼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成为“我爱我家”映秀镇志愿者分队成员。没想到,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马琼霞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忙碌的生活让那个过去开朗快乐的“马大姐”又回来了。

  映秀镇经过灾后重建后,成为一个旅游小镇,游客来自五湖四海。马琼霞和另外几个志愿者经常到街头开展志愿服务,为游客提供咨询,给找不到路的人带路,免费提供饮用水、防暑药品等。顶烈日,冒酷暑,虽然辛苦,但游客一个感激的笑容,对马琼霞来说就够了。

  不过,让马琼霞最牵挂的还是镇上的老年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他们有的在地震中失去亲人,有的失去了腿脚,最需要关爱。5月25日这天,送走了汶川来参观的孩子们后,马琼霞又来到了一位高龄老人家。“婆婆,我又来了!”一进门,马琼霞就亲热地招呼。见她到来,老人很是高兴,拉她坐在身边聊天。两人一边拉家常,马琼霞一边细心地给老人剪手指甲。

  去年是汶川大地震10年祭,马琼霞所在的志愿者团队发动映秀镇的居民,一共428人,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一针一线手工缝制了827双感恩鞋垫,送给解放军。虽然大地震过去10年了,但那些在废墟上坎坷前行的解放军官兵的身影,还有被尖锐石子磨出茧、磨破皮的双脚都深深地烙印在他们心中。827双鞋垫,上百万次的穿针引线,是从不曾遗忘的感谢。

  这几年,马琼霞已记不清帮助了多少人,举办了多少活动。为高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从死到生,从被救助的人,到救助别人的人,马琼霞说:“我们既然活着,我们的生命就要有更多的意义。”

  “我们的映秀志愿者团队,从2013年成立时的12名成员,发展到现在已经有64名成员了。”马琼霞高兴地说,虽然志愿者的平均年纪在55岁,很多人都当了爷爷奶奶,但大家对参加志愿活动乐此不疲。

  马琼霞说,在当地人眼中,映秀是一个大爱之镇。正是在全国各地无私援助下,映秀镇才重新崛起,并且变得更加美丽。如今,镇上的人家几乎家家开客栈或餐馆、茶馆,一到旅游旺季就忙得不可开交。

  马琼霞家如今又住上了两层小楼,并且开了一家“雨菲”客栈。网友评价道:“老板热情,住着舒心,房间也干净卫生,给个好评!”像马琼霞一样,映秀人曾经历过苦难,接受过他人的帮助,因而在面对他人的时候,总不自觉地多了一份友善,添了一份热情。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来到映秀镇,看望这里的群众。“看到习总书记来到我们中间,和我们握手,我当时一下子就哭了,太激动了!”提起当时的情景,马琼霞仍然热泪盈眶,“我们受了大灾,但没几年就过上了好日子,这都离不开党和政府啊!”

  习总书记离开时,映秀人一起唱起了《映秀花开了》,这首歌也是映秀人最爱的歌,“映秀花开了,鸟儿飞来了,山青水秀的地方,充满生机和希望……”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