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星光”绽放 高原尽显芳华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日期:2019-10-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西宁市城市发展副中心多巴镇,努力打造“万里黄河第一镇”的龙羊峡镇,全国首个“拉面小镇”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尽显“农垦文化”的柯鲁柯镇……随着“散落”在青海的一个个特色小镇日臻完善,成为“明星”小镇,这片高原土地逐渐“星光”熠熠。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省的城镇化经历了起步期、提速期、快速期等不同阶段,城镇规模从1个城市、19个县城不断发展壮大,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目前,青海省城市数量达到6个,城镇数量达到143个,初步形成了特色化城镇格局和“四区两带”城镇空间格局,构建起以大城市西宁为中心,中小城市和州府县城为骨架,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

玉树新居。记者 陆广涛 摄

  突出以人定城、以水定城、以地定城,推进产城融合、园城融合、乡城融合、文城融合,逐步形成“一群两区多点”的发展新格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新时代的青海城镇迎来了美丽“蝶变”,古老的高原再现芳华风采。

  “舒经活络”——经济小镇绽放异彩

   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国际旅游城蓄势待发、拥有巨大吞吐量的国际物流城逐渐完善、多巴湖现代服务聚集区及游客集散中心即将美丽绽放……按照“重大事件带动,促进产城融合”的思路,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这座古老的城镇焕发出新的风采。

德令哈陶尔根家园。记者 马振东 摄

  为城镇“舒经活络”,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必须坚持产城融合、园城融合。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青海省城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和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往逐渐加快,城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如今,全省80%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镇,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西宁市要做强西宁,不断强化省会城市的使命担当;要做优西宁,着力提升省会城市的内涵品质;要做大西宁,充分展示省会城市的气质风范。坚持贯彻省委绿色产业战略,坚持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创业并举,产城融合与园城融合并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更充分就业并重,工业经济不断向中高端迈进,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农业农村振兴发展,成功在生态脆弱地区、欠发达城市塑造了绿色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西宁模式”。

  “青海年·醉海东”、农展会等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对外交流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极地门户青藏首站”“彩陶故乡·醉美海东”“高原硒都”“人文乐都”“七彩互助”“魅力民和”“山水化隆”“多彩循化”等城镇品牌广泛传播……近年来,海东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快,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形成了两区四县加三十五个建制镇的城镇化格局,河湟新区的设立更为海东城市崛起注入了强大动力。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更是努力在处理好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上下功夫,高起点、大手笔、谋长远,通盘考虑,精心设计,保持规划的严肃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持续性。大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全力抓好重点企业、核心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注重产业集群覆盖城镇,切实推动以产兴城、以城聚产、融合发展、提档升级。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培育形成城镇发展新的增长点。

  “强筋壮骨”——现代小镇美丽蝶变

   初秋的高原山村,草原广阔苍翠、牧民喜笑颜开。一栋栋风格统一的藏式特色民居,一条条整洁划一的硬化道路,一块块生机盎然的牧区草山……这里是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吉迈镇岭格社区,是果洛州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的一个缩影。

   青海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强筋壮骨”,努力推进乡城融合。实现高速公路市州全覆盖,所有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污水、燃气、垃圾处理设施及信息网络实现从无到有,一大批城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实现从有到好,城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城镇居住条件逐步改善,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36.5平方米。

  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加快城镇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实施城镇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美丽小镇和特色小镇建设,培育新兴城市……“十三五”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城镇道路总长度达229.35千米,供水管网总长度达298.05千米。保障性住房覆盖面逐年扩大,建立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城镇各类保障性住房10503套,住房结构趋于合理,建设品质得到较大提升。

  玉树藏族自治州牢牢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机遇,积极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在提高城市品位的同时,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努力将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当作建设的重点,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打造智慧城市,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对城镇化步伐相对缓慢的囊谦县,玉树州更是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加快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位于多巴镇的新华联国际旅游城。吴 雪 摄

    “打通文脉”——特色小镇尽显风采

   阳光、沙滩、碧浪和快艇……“看山看水看藏寨”,今年的五一黄金周,如织的人流让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着实在网络上火了一把。2018年德吉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并成为省级“婚纱摄影基地”、“书画摄影创作基地”,德吉人搭乘乡村振兴的列车驶向幸福彼岸。

  在海西州,格尔木市全力打造中国西部的枢纽交通陆港承载城市、茫崖市着力打造戈壁绿洲现代化新城;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依托环湖区域求发展、贵德县“三河(河阴镇、河西镇、河东乡)地区”依托清清黄河文化旅游促发展……文城融合,青海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通文脉,开启了高原特色之路。随着兰西城市群建设“1+N”青海方案落地实施,“中国夏都”“风情海东”“开放柴达木”等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面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青海的城镇发展独具特色。

    海南州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我省“兰西城市群”、省垣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力争把共和建成青藏线上的经济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把贵德打造成全省现代农业绿色产品核心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进区。积极实施大数据产业战略,力争把海南州建成藏语区信息高地及舆情监控中心、藏区科技及信息人才培育中心、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园、国家级战略灾备中心和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城市,着力打造藏区经济发展增长极。

  黄南藏族自治州则着力在特色“定位”及产业支撑上下功夫,坚持“有镇有业”,努力实现产业兴旺,产镇融合、集群发展,打造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样板间”。今日之黄南,秉地理之赋,坎布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蓝图万般壮美;乘文化之脉,全省唯一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仁县打造“世界唐卡小镇”蹄疾步稳。

    (记者贾泓执笔 张多钧 马振东 栾雨嘉 丁玉梅 公保安加 王湘琳 陆广涛提供素材)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