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建立健全7个机制,促进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
一是完善一套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培养机制。307名村班子成员中,有少数民族干部90名,占村班子成员的29.32%,其中,少数民族村党(总)支书记有8名,占村党(总)支书记的27.59%。在招聘的29名党建助理员中,有少数民族7名,占党建助理员的21.14%。二是完善一套基层服务阵地建设管理机制。通过整合浦发一期文化大院项目资金2380万元、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0万元,申请管委会融资代建1100万元,共投入3580万元建设的56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中,有23个为保障少数民族组寨建设,占41%。三是完善一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扬机制。通过开展“争做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节庆期间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培训班,建立双语教学示范班、少数民族语言业余学习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实施民族村寨建筑“穿衣戴帽工程”,彰显少数民族风格。如累计投入685万,打造赧浒傣族、毛草坪傈僳族、白寨德昂族等特色村寨10个。四是建立一套支部党员争先示范机制。通过640名少数民族党员认养辖区内1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名木920棵,设立少数民族党员示范岗107个,建立曼海党支部党员示范林,探索发展村下设党支部集体经济;成立香树村党总支、芒柳村党总支傈僳族、傣族专业森林防火扑火队,守护高黎贡山;芒颜村打造“五个无”少数民族和谐村寨,即,辖区无一件刑事、治安案件发生;无一名吸毒人员;无一起酒驾行为发生;无一辆无牌车辆上路;无一名无户籍人员的和谐少数民族村寨等措施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示范作用,建设美丽家园。五是建立一套双语宣传教育机制。采取双语、广播、顺口溜、民族歌舞等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党的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8年以来,深入17个有少数的民族村寨、宗教活动场所、跨地州移民聚集点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潞江镇发展目标等内容40余场次,累计受教育少数民族群众达9000余人次。六是建立一个红白理事会服务机制。引导村党总支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理事会制度,规范红白喜事,推行殡葬改革,杜绝封建迷信活动。如芒旦村党总支下设各支部与党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要求大家遵守红白理事会制度,做到举办客事节俭适度,崇尚科学、杜绝封建迷信活动;新寨村党总支率先推行殡葬改革,在村内流转50亩山地,在镇公墓建成前,引导村民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安葬。七是建立一个宗教活动场所挂联机制。实行由正科级领导干部挂片,副科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具体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的挂联机制,开展集中调研2次、法制宣传2轮,加强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保持良性互动关系。
(编辑: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