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举办雪窦山弥勒文化节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1-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专家学者雪窦山共话佛教中国化:
从五大菩萨道场和文化看佛教中国化 

□ 本报记者记者 辛永刚 通讯员 江幼红 倪丽婷

  10月20日,由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协办的2019雪窦山弥勒文化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位于浙江宁波奉化区溪口镇雪窦山麓的浙江佛学院举行。

  学者共话菩萨文化与佛教中国化。江幼红摄

  在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中国人民大学净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温金玉、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颂、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尹富、西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雪梅五位佛学研究专家与近600位传统文化爱好者共话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5位学者分别就佛教中五大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悲观音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大慈弥勒菩萨)文化梳理了各自的起源与发展,并从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角度进行拓展性解读,如各菩萨文化与中国儒道文化的关系,与中国传统山岳崇拜的关系及每位菩萨所对应的名山文化的形成,五大菩萨文化各自的文学与艺术呈现。

  雪窦山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肇始于晋,兴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自古以来,这里法脉绵长,高僧辈出,常通、延寿、重显、石奇、太虚等高僧都在此留下深刻的印迹。尤其是后梁时期,常在雪窦山讲经说法的布袋和尚契此,被佛教界公认为弥勒化身,他的形象在汉传佛教寺院广为供奉,成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范例。

  自2014年雪窦山佛教名山建设迈开新的步伐,雪窦山面貌迅速改变,浙江佛学院总部也落户此地,一批佛教研究基地相继挂牌。

  据了解,下一步,雪窦山佛教文化交流将立足于佛教中国化方向,继续开展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在服务当代社会、助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促进对外交流等领域发挥雪窦山力量。

  浙江佛学院鸟瞰。 雪窦山名山建设管理委员会供图

  ■ 五大名山见证佛教中国化方向

  论坛主持人李利安表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实现了中国化转型,形成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既为世界佛教基本格局提供了支撑,也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理解中国佛教历史轨迹与思想特性的一个重要角度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进程。菩萨文化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重要表现,探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有助于当前进一步坚持我国佛教的中国化方向。

  魏道儒认为,名山大川因佛教寺院而著名,这一现象始于隋唐时期。佛教与中国名山结缘的现象,最著名的是五台山与文殊菩萨、普陀山与观音菩萨、九华山与地藏菩萨、峨眉山与普贤菩萨、雪窦山与弥勒菩萨。五座山与五位菩萨的联系在唐代已基本完成。历史上一座山要成为佛教名山,需要许多因素,如有高僧驻锡、佛教故事的建构、佛教活动的开展、信众的呼应和朝廷的认可。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成为天下公认的佛教名山。在佛教界,最初被称之为菩萨道场的地方很多,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最后才逐渐聚焦在几座名山上。这说明,中国佛教名山这一文化现象,其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

  魏道儒认为,名山与一个特定菩萨相结合,是历史上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吸引人、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亮点。佛教在印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圣地。如释迦牟尼诞生地、觉悟地、说法之地,都叫圣地。这类圣地有两个特点:第一,不可复制;第二,不可移动。佛教进入中国之后,随着信众的增多,佛教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建立起中国化的佛教圣地,把菩萨文化与名山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某座山建设成为佛教的中心之一,中国化的佛教圣地随之形成。五大名山菩萨文化较为全面地概括提炼出中国佛教中超越历史、超越民族、超越国界的精华,把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追求、审美标准、审美追求、审美情趣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李利安认为,历史上的佛教名山与某个菩萨结合在一起,是中国人将佛教文化与固有的自然山水、人文情怀形相会通的结果,是佛教中国化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世界上各个宗教都有圣地,有些宗教的圣地高度集中,加之不可移动与不可复制,对这些宗教在传播过程中的本土化进程产生强烈的制约作用,甚至因为多个宗教同时信仰某个圣地而发生宗教冲突。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一开始中国僧人向往印度的佛教圣地,朝圣者不绝于途。隋唐以后,佛教不仅在理论创新方面获得发展,而且在实践体系的建构方面也完全独立,形成自己的圣地,这是历史上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雪窦寺冬景。 雪窦山名山建设管理委员会供图

  ■ 五大菩萨文化及其中国化

  佛教文化是一种外来文化,它是如何从印度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并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对话中,专家学者以五大菩萨文化为例对此进行了解读。

  温金玉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版了系统全面地研究观音文化的著作《观音菩萨》,开创了中国观音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径。他解读了佛教中观音文化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流布,认为观音形象由印度传入中国,很快发展出三种类型,即救赎型、救苦型、智慧型形象;观音是“佛身无性,以慈悲为性”,本无男女形象之别。但中国最后把观音演变为女性,是典型的中国化的需要。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撰写的《观音成道记》开始把观音塑造成女性形象,之后观音的女性形象在中国社会被固定下来。

  王颂长期从事与文殊菩萨文化密切相关的华严学研究。他在发言中分析了文殊菩萨文化从印度到中国的演变过程。他认为,中国佛教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注重般若智慧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化般若学,把文殊菩萨提炼成为智慧的化身。

  尹富在本世纪初出版的专著《中国地藏信仰研究》,将中国学术界的地藏文化研究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他认为,地藏菩萨文化是中国五大菩萨文化中最晚出现的。地藏菩萨在中国佛教也经历了形象的转变,它源自印度神话,是“地母”、一位女性形象,大乘佛教兴起后变为男性形象,与观音的性别形象转化恰好相反。地藏菩萨以“大孝”和“大愿”被中国佛教广为弘传,体现了鲜明的中国化特色。

  魏道儒主编的《普贤与中国文化》是中国第一本对普贤文化展开研究的学术著作。他认为,佛教经典《华严经》并没有明文排定文殊、普贤两大菩萨的位置。唐代以后,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受到来自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信徒的朝拜,成为圣地。此后峨眉山与普贤文化结合,也成为中国佛教圣地,是受到了五台山的影响。这说明,佛教中国化是分阶段进行、不断深化的过程。

  “弥勒大佛的大肚形象早已走出国门,以欧美为例,他们就很喜欢大肚弥勒,称之为‘笑佛’。”在王雪梅看来,“包容欢喜”的弥勒精神对世界都有积极意义,“宽容、乐观、和平,这些正面能量对每个人都具有启迪意义。”王雪梅前几年出版了中国学术史上第一本探源式研究弥勒文化的专著《弥勒信仰研究》,对弥勒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

  ■ 五大菩萨文化嬗变与辐射

  温金玉认为,观音形象中国化最经典的是妙善公主的民间传说,它回应了儒教文化的孝道。观音文化中的送子与敬老的形象,也是中国文化的表达。

  王颂认为,佛教虽然诞生在印度,但是真正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是在传入中国之后。敦煌文献记载,许多西域僧人到五台山朝拜,日本、高丽等地的僧人也来朝拜中国的圣地。在这个过程中,佛教不仅实现了中国化,而且实现了在中国文化中的通俗化和大众化。

  尹富认为,地藏菩萨文化在中国成功实现其文化性,一方面是进入中国的孝道文化,另一方面是融汇至中国儒家、道家、民众生活、节庆习俗、山岳崇拜等文化中。

  王雪梅认为,弥勒文化在唐代时就已经与世俗文化结合在一起,成功融入民间社群文化。这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表征。

《中国民族报》(2019年10月29日 0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