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城”中的文化、空间和生活     —— 理塘微博物馆群落建设日记
来源:中国民族报 袁晓倩 发布日期:2019-12-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洛松次仁的表演照片。 袁晓倩摄

  理塘康巴式婚礼的蜡像展示 大刀摄

  声音采集工作中 丁真尼玛摄

  喜马拉雅之声微博物馆的声音墙 袁晓倩摄

  “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仓央嘉措诗歌中的理塘,是充满了向往和深厚寓意的康区小城。理塘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是川藏线上必经的“天空之城”,坐拥广袤的草原和传统的农区。这座融合历史与当代、神圣与日常的“世界高城”,在今年迎来了“博物馆元年”。由设计师、策划师、摄影师、录音师、学者等技术人员组成的理塘微博物馆群落建设团队,立足本地居民和社区生活,开展了一场搜集藏民族传统器物、挖掘非遗传承人故事、用多元方式展示理塘民间文化的建设实践。

  工作者:忙得没空跳锅庄

  夏天,康巴草原上迎来了最热闹的季节。水草丰美的山谷里牛羊成群,耍坝子的帐篷随处可见;走在县城的大街上,长发的靓仔骑着盛装的马匹,串铃响着擦肩而过时,留下的都是赛马场带回的潇洒;在“婚礼季”里,每个村委会活动中心天天都有喜事,跳起锅庄唱起歌曲,康巴人就这样在轻松和喜气洋洋的氛围里度过一天。

  然而理塘微博物馆群落的建设者们,尤其是还在适应高反的外来设计团队,就没这么轻松了。从冬到夏再入冬,一群人讨论着设计方案,规划任务的分配和落地实践。考虑到本地整体民居风格和人文景观,建设团队决定以专题式微博物馆的形式来呈现理塘的文化,这些馆分别是:刚完成一期、等待二期升级的理塘康巴人馆、氆氇和黑陶馆、石刻馆,需要改造的仁康古屋、藏医家宅、五世嘉木样和黄正清将军故居的旧址,等待全新设计的喜马拉雅之声微博物馆和理塘藏戏微博物馆。8个围绕着“理塘”二字的微博物馆,逐渐从图纸变成实体,在勒通古镇里形成了群落的雏形。

  如果博物馆要和文化产生关联,那么一定要回到人本身。理塘微博物馆群落的建设过程,从参与者到空间的内容都表明,这是理塘人自己建设自己的博物馆,是理塘人自己的博物馆群落。在工作团队中,理塘本地居民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主要的执行、协调、管理工作,也由本地人来处理和沟通。博物馆群落对于理塘人来说,承载着本民族记忆和传统文化的荣光。前来参观的本地阿妈和阿佳(姐姐)、巴啦和莫啦(祖母),不仅热情地表达了感谢,还提出许多修改意见。大家忙得没空跳锅庄。

  理塘藏戏微博物馆:个人的故事,也是理塘的故事

  理塘甲洼藏戏队是一支由理塘本地农牧民群众自行组建的藏戏队。在理塘藏戏微博物馆的建设中,二楼的一个展厅被用来以图片和个人口述史的形式展现15位藏戏队员的故事。

  在博物馆里展示每位成员舞台身份与日常生活的反差,这不仅是个人角色的转变,更是理塘本地民间生活和人口流动的缩影。通过记述个人的学艺源起和对藏戏的热爱,也得以窥见理塘传统民间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之路的坎坷。

  洛松次仁,自带搞笑的幽默天才,55岁,农民,甲洼乡人。他是《卓娃桑姆》中的屠夫角色,搞笑丑角。作为第二代藏戏团的主力人员,自带搞笑天赋的他已经扮了26年的丑角,炉火纯青的表演让观众捧腹,他也见证和陪伴了藏戏团的发展和变革。

  “之前在一些婚礼、聚会的时候,我就很喜欢逗大家开心,后来团长发现我的喜剧细胞,就请我来藏戏团扮演搞笑的丑角。我也不用学,八大剧本里面只要是搞笑角色,我都会演。现在有3个徒弟在跟我学。”洛松次仁说。

  大部分甲洼藏戏队的成员,现在都是身着制服负责古镇安保的工作人员。理塘藏戏微博物馆落成对外开放后,他们也会在某些时刻变身为一楼室内剧场或者古镇露天剧场里的藏戏角色,为大家带来一出出经典又地道的表演。

  理塘康巴人博物馆:一座传统的藏式家宅

  率先建成的理塘康巴人馆,在占地200多平方米的空间中,以理塘本地人的面孔制作的21尊蜡像为主角,恢复了一座传统的藏式家宅的模样。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无论过去、当下、还是未来,集体记忆中最具稳定性的诗意隐喻便是“家”。在这座拥有主人房、客房、卧室、厨房、储物间、狗窝和牛粪墙的家宅中,不仅有四处收集的羊皮袄、牛皮袋、氆氇、黑陶、木碗等旧服饰及生活用品,还有牧女挤牛奶、康巴商人袖内交易、母亲怀抱孩童等场景的还原。

  在当地居民的建议下,博物馆的建设者们不断改进和调整不合理之处。“我们家里的灶台上需要有摆放奶渣的托盘;门口的藏獒脖子上会有红色的圈。”一位理塘本地农区长大的小伙告诉工作人员。于是,工作人员在遥远的村子里收购托盘,还把藏獒的脖圈染成了传统的大红色,同时大家一起合作制成了牛粪墙。

  对于蜡像的日常维护,更是非本地人不能完成。心灵手巧的裁缝会定期调整康巴人的英雄结发饰和曲登乡的帽子;勤劳善良的阿佳会来操作和展示使用织布机;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也都是藏汉双语兼通的理塘人。他们除了接待本地民众的参观和提议,也向外地来旅游和过路的观众介绍着理塘本土的文化和生活知识。

  喜马拉雅之声微博物馆:捕获到声音,才是完整的生活

  博物馆的呈现方式,不应该只有实体陈列这一种。纯粹的感官体验更能了解文化在生活中的渗透。于是在以声音来体现日常生活细节的构思讨论中,大家划分了信仰、神山、草原和母亲4个板块,并邀请到了声音艺术家秦思源前来助援。大家跑遍了农区、牧场、山林,经过十余天的采集,收录了许多让人身临其境的声音。

  刚开始工作时,工作人员遭遇了很多文化上的冲突和摩擦。这些棘手的问题,在本地人丁真尼玛耐心的调解中逐一得到了解决。例如各乡镇举行年度节日的时间,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展品”——毛垭草原上开放式的锅庄和藏戏,萨戈乡的赛马节,以及只有在祭祀山神时才会采用的颂词等,这些内容唯有通过理塘人所具有的感知力和对地方的熟悉,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博物馆实现内容的调整——弥补外来建设者对田园乡愁的“乌托邦式想象”,确保地方感和内容的真实度。

  又例如,当工作人员花了3个小时开车到格聂神山脚下,加上1小时徒步到老冷古寺的时候,才发现原有预设清单上要采集一群鹿子奔跑的蹄声是不可行的——冷清的寺庙里目前只有一位僧人和一头鹿。随机捕获的内容也是关于理塘的鲜活自述:刚搬到草原上扎帐篷的牧民,挥舞着“乌尔多”把牛群从山谷赶回坝子;长青春科尔寺里每日的辩经和吉祥天母殿的唱诵,转经筒旁匆匆的脚步声,一切神圣与世俗交织的日常内容,都是博物馆最好的素材。乐器可以把玩,梵音可以学习,视频可以观看,但声音却在补充微小的细节时,激发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喜马拉雅之声微博物馆落成开放后的某天,有游客留言说,我们采录到的摇篮曲正是小时候莫啦唱给自己的那首,远在外地的她被勾起了思乡之情,向工作者们表示感谢。这大概是最让人欣慰的一点——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分享了各地的文化、空间、生活,也分享了感动和慰藉,那些超越地理区域和博物馆凝固实体的情绪,在更为广阔的场域里传递。

  结语:未来可期

  热火朝天的理塘微博物馆群落一期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者们仍在思考如何完善已有空间,同时设计着全新的空间。围绕这些展现本土文化和自我表达的博物馆,理塘人进行了需求的传达、被关注的渴望,以及自发自觉建设的共同实践。与此同时,设计团队还配合藏医进行了茶包和药浴包的开发,以及对黑陶和石刻的伴手礼进行了外观的创新设计。希望通过推出这些全新文创产品,可以更全面、更切实地帮助理塘人改善生活,用民间手艺人的勤劳和智慧成果,为理塘的文化传承增添更多的创意。

  在地域开发和时代更迭中,目的各异的人群匆匆离开或短暂停留理塘,流动性永不停止;但生活其中的理塘人,将治理、维护、热爱、共享本地的生活,与这些微博物馆群落日日相伴。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