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乡春耕抢专家
来源:新华网 王新明、潘德鑫 发布日期:2020-03-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春分刚过,树叶、小草吐着绿,春意丝丝缕缕弥漫在云贵高原。山间、河边、渠旁,村民们或拿起锄头,或开上旋耕机,在田间挥洒着汗水。

  早上七点,贵州省黔西南州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邓朝义的手机响了起来。

  “邓老师,您确定下周能来桑郎吗?百香果开花了,马上要结果,但是我们不会修剪,您再不来我就有麻烦了。”地处望谟县桑郎镇的贵州宏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韦代斌很着急。

  

  贵州省黔西南州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邓朝义(左)正在手把手教群众修剪百香果树枝条。(受访者供图)

 

  这已经是韦代斌第六次打电话给邓朝义了,每次他都希望邓朝义能放下电话就赶到种植基地。

  “计划种百香果300亩,去年先试种了60亩,长势很好,已经开花了,但是我们不会修剪。修剪不好,果品质量肯定受影响。”韦代斌说。

  韦代斌是望谟县蔬菜种植大户,拥有蔬菜基地1000多亩,长期供应珠三角,带动基地周边贫困群众务工增收。做了十多年蔬菜生意的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价格高低靠品相、靠品质,而品相、品质好坏的决定权掌握在专家手里。

  “望谟县海拔低、温度高,蔬菜上市早,以前种菜靠经验,卖菜靠打季节差,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能不能卖上好价钱得靠专家。”韦代斌说。

  韦代斌着急,邓朝义也着急。“好多人找我们给他们指导技术,每天从早到晚到处跑,还是跑不过来。下周团队一起去望谟,手把手教他们修剪百香果。”说着,邓朝义掏出笔记本,记下了下周的行程安排。

  邓朝义是黔西南有名的植物专家,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随身背一个小包,包里装着笔记本、植物标本等。“很多老板是创业者,后面还领着一群贫困群众,他们压力很大,我也想多帮他们。”邓朝义说。

  在黔西南,越来越多像邓朝义一样的专家被企业、村里、村民争着抢着要。脱贫攻坚胜,科技要先行,顺应脱贫一线需求,近两年,黔西南整合省里派遣的专家以及州内农业、林业等方面科研力量,组织脱贫攻坚科技先遣队,指导群众发展产业。

  “先遣队将最简单、最通俗、最实用的技术播种到山村,不仅扶贫产业发展了,还解决了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黔西南州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伟说。

  

  望谟县的一处百香果园已经挂果。(受访者供图)

 

  邓朝义很“抢手”,长期研究水稻的张发丽也很受群众欢迎。一走进普安县青山镇哈马村,打了个招呼,张发丽很快就消失在田间。

  “她去看翻耕情况了,我们这个产业园多亏了她们。”贵州龙游胜景生态农业观光园负责人姜芳介绍说,观光园建于2019年3月,采取“稻+鱼、虾、鹅”模式,带动3个村、179户贫困户增收。

  提起种水稻,曾经是水稻种植大户的姜芳打开了话匣子:“就说插秧吧,过去是10个人拔秧供不上两个人栽,采用他们提供的穴盘育秧技术,一个人拔秧可以供10个人栽,光是人力成本一项就节省了20多万元。”

  2019年9月,哈马村遭遇突发洪灾,观光园里养殖的鱼、虾全部被洪水冲走,尽管水稻也遭了灾,最后种植这一项还是赚了20多万元。“洪灾后,她们马上赶来指导我们减少种植损失,还跟我们一起干活,太感谢她们了。”姜芳说。

  “我们也跟着他们学技术。”哈马村村民金务朋在旁边插话道,他不仅学会了插秧技术,还在基地务工,月收入3500元,加上妻子外出打工,可以供应三个孩子上学。

  正说着,张发丽从远处走过来。“你们今年可以用机栽插秧,更省钱,效率也更高。防洪还得做好,不能再出现去年的情况了。”张发丽边走边说。

  张发丽和同事们不放心,又围着基地转,详细询问防洪设施准备情况。“有你们在,我们就不怕,今年一定能丰收。”姜芳很有信心。

(编辑:彭凤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