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新发展 “幸福阿昌”感恩党
来源: 杨漾 发布日期:2020-05-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党的光辉照边疆,阿昌人民喜洋洋。阿昌山寨好时光,全靠党的政策好。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恩情。”这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新村群众自编自唱的一首山歌。为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村民们将新村命名为“卑妥瓦”。“卑妥瓦”在阿昌语中的意思就是“党的光辉照耀着的地方”。

  阿昌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云南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人口较少民族脱贫的政策推动下,2016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带着重托,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企业帮扶、社会参与”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12.46亿元,组织实施精准帮扶项目2512个,项目涉及德宏州的陇川、梁河和芒市3个县(市)10个乡镇7万多人,其中阿昌族群众超过2.7万人。阿昌族群众整乡整村脱贫出列,“幸福阿昌”目标全面实现。

  卑妥瓦村党总支抓住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这一机遇,通过“党建+阿昌文化+乡村旅游”模式,带领群众转观念、推项目、抓产业。村里利用资金建设59户民居,村党总支“以党组织为龙头、以党员为骨干、以脱贫致富为目标”主动作为,党员以“担当尽责我先上,入户解困我先上,调解矛盾我先上;在基础建设中让土地,在产业建设中让‘红利’,在新村建设中让指标;带头整治环境卫生,带头发展产业,带头传承民族文化”为内容的“三上三让三带头”行动,切实立起了合格标尺、树起了模范典型。

  为了丰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形式,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卑妥瓦村各党支部注重文艺人才、文艺团体的培养,先后组建了阿昌族歌舞表演队、舞狮队、山歌队,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展示阿昌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加大弘扬阿昌族文化中热爱劳动、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和睦邻里等传统美德,教育党员带头抵制封建迷信、酗酒、赌博等陈规陋习,引导阿昌族群众移风易俗、团结和谐、共同进步。

  卑妥瓦村党总支把弘扬、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党心民心、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抓手,通过采取“三个一”措施,以卑妥瓦村为支点,发展乡村旅游。“三个一”措施包含打造一个阿昌山寨人文活动套餐,即“一欢四乐”:歌舞狂欢、乐吃、乐购、乐游、乐住;打造一个阿昌风情体验活动平台,即体验阿昌神山生态观光攀爬、体验阿昌田园农耕生活、体验阿昌茶园山歌对唱、体验阿昌小院美食烹饪;打造一个阿昌农特产品系列品牌,即每户家庭每年至少养2头母猪、种3亩烤烟、织4块阿昌手工织锦、种5亩茶叶和6亩滇皂荚。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昔日的穷山沟迎来了一次华丽转身,变成了画中村。卑妥瓦村群众走上了一条幸福路,一个集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美丽乡村逐渐形成。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