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决策影响下民族地区精准产业扶贫实践—— 以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利民村为例
来源:中国民族报 □ 王宏涛 发布日期:2020-05-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现代农业示范区食用菌基地专家指导利民村村民种植大棚香菇。 王宏涛供图

  生计决策,是强调农户在多重外部条件影响下,在保障基本生计条件的同时,为逐步改善生活条件而在选择产业致富机会方面所作出的决策。拥有不同生产资料的农户,会根据自身技术水平、体力条件、农时分配和预期收入而采取不同的生计决策。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贫困移民村利民村立足自然禀赋精准施策,发展菌菇种植产业。农户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计决策,从而有效提高了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

  自然生态环境对农户生计决策的外部影响

  利民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西北,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2010年,生活在地质灾害风险点的张易、寨科、炭山、开城、彭堡、官厅、头营7个乡镇的群众搬迁出来,组成生态移民村利民村。全村共415户1691人,常住人口335户1563人。从自然环境看,利民村属于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地理方位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农户对农畜作物品种的选择及比重的安排。利民村传统生计模式明显地呈现为外出务工和农畜并存的格局,在时间序列上表现为相互重叠态势,展现出一种文化生态的耦合体系。

  1996年,福建和宁夏对口扶贫协作正式启动。1997年,“将菌草技术引入宁夏,列为帮扶项目”被写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纪要。自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推进以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技术专家在扶贫产业实践中发现,宁夏南部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高海拔冷凉气候,可以利用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的自然条件,在夏季时通过反季节种植香菇、大球盖菇、黑木耳等食用菌,指导农户发展食用菌菇标准化种植项目,其高附加值可以引导农户脱贫致富。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林草原材料制成菌棒,降低原材料费用,利用黄河水喷雾灌溉,降低投入成本。

  食用菌产业是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典范,具有“变废为宝、无废生产”的产业特点。菌菇种植带来的社会及生态效益,实现了周边村落玉米芯、秸秆等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食用菌种植农户的竞争力,对促进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重点帮扶政策为农户生计决策保驾护航

  国家层面的各种精准扶贫政策,改善了利民村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就业扶贫政策、退耕还林补贴、民政惠民政策、医疗救助、金融扶贫、教育补助、特困人员供养等各种社会保障,都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农户没有后顾之忧,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脱贫行动上。利民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5户1228人,未脱贫建档立卡户2户5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68%下降到2019年的0.38%。全村建有日光香菇温室400栋、标准养殖圈棚234栋,常年稳定存栏牛1300余头,常年外出务工800余人次。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以外出务工、菌菇种植和养殖业为主。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8.4元。

  利民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定点帮扶村。为扎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对精准扶贫协作工作的决策部署,自治区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将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等团结在党支部周围,推动形成组织健全、干部团结、上下协作创收致富的良好局面。2019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共争取协调下拨资金1721多万元,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提升改造利民村村级基础设施,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协助建成利民冷链库项目、菌菇烘干车间、饲草配送中心、畜禽粪转化有机肥厂。产业扶贫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对农户生计决策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市场销售前景是影响农户生计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除了自然生态环境与重点帮扶政策影响外,生计决策最重要的变量是市场销售前景。利民村驻村干部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宁夏菌菇市场每天需求量在3万斤左右,目前区内还没有建成一处成型的菌菇生产基地,市场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菌菇工艺生产技术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储备—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保鲜运输与销售,其中技术和销售是关键环节,种植技术保证菌菇的产量和品质,市场销售保证农户的收益增长和种植规模扩大。

  利民村菌菇种植分为夏栽和秋栽两大生产季节,夏栽一般为3月播种,5月至8月出菇,秋栽一般为7月播种,9月至11月出菇。利民村推广科学栽培技术,极大扩展了农户的生计选择空间。菌菇进入市场销售,可观的现金收入和市场前景,使农户更趋向选择种植高产量、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生计决策背后,体现的是社会文化结构的整体性变迁。

  精准产业扶贫引导农户生计决策

  通过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利民村精准选择培育扶贫主导产业菌菇产业,由产业带动扶贫,既实现了东部对西部的智力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东部市场进行了回馈,实现了互利共赢,这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应有之义。利民村的实践说明,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用东部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协助西部地区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产业扶贫的带动作用,促进优势互补,发挥规模效应。

  精准产业扶贫要取得成效,必须要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菌菇产业种植对农户体力要求不高,劳动强度不大,技术较易掌握,时间安排灵活。福州市马尾区援宁工作队推广菌菇种植技术,就是着眼于利民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居多的实际情况,在稳定现有种植养殖业基础上,探索的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菌菇种植时间安排灵活,只要肯付出时间和精力,随时监控菌菇长势,在菌菇品相最佳时间段采摘,就会获得高附加值收益。利民村农户一棚一年约种植五六茬菌菇,纯收入可达3万多元,极大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脱贫致富的信心,提高了大家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

  精准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有效路径,扶贫产业未来将走向融合发展,应当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综合附加值,形成规模效益,完善产业体系。产业要发展,首先要农户掌握技术种得好,其次要销售市场平台卖得好。利民村大力推行“村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菌菇产业发展模式,派驻利民村的扶贫干部充分发挥主导协调作用,以固原市原州区建立头营镇农业循环产业园为契机,把年产1万吨食用菌菇设施栽培项目基地引进利民村,通过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发挥出产业扶贫的带动作用,帮助贫困农户稳步增收、脱贫致富。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类学视野下西部地区传统村落的贫困问题研究”(项目号19XMZ090)阶段性成果。】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