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业 户户增收——甘肃东乡贫困村脱贫攻坚冲刺见闻
来源:新华社 周圆、张睿 发布日期:2020-05-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骤雨初歇,南阳洼村又热闹起来。马有努四扛上铁锹,小步快走,赶回养殖大棚的建设工地。

  “必须抓紧时间建好,这可是关系到整村脱贫的大事。”在建的养殖大棚是南阳洼村产业扶贫项目的一部分。建成后,像马有努四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每家能够分到50多平方米。

  南阳洼村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属于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村子被光秃秃的沟壑包围,缺少脱贫致富路子。村民只能种几亩薄地,农闲时打打零工,日子凑合着过。去年底,全村仍有17户86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10.78%。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民的住房、饮水、医疗等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村里产业底子薄,村民收入上不去,成了整村脱贫的瓶颈。”驻村工作队队长杨生荣说。

  南阳洼村一直有养羊的传统,但以往的家庭养殖规模小且分散,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迈入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扶贫干部和村民们瞄准了养羊产业。年初,一个个养殖大棚破土动工,养殖大户上门传授经验,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在当地政府和结对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村里的养羊产业正在转型升级。

  月底,养殖大棚就将完工。“现在家里有七八只羊,打算贷款再买十来只。只这一项,今年挣五六千元不成问题。”去年,马有努四刚出大山时还在愁没生计,哪想到现在就有了一份小产业。

  据了解,此次修建的养殖大棚面积共2400多平方米,覆盖44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其中11户为未脱贫户。

  村后的田垄上,温风花正弯着腰,查看藜麦长势。她至今不敢相信,“这么‘薄’的地,种出的东西竟然这么值钱!”

  在这片地上,她种过土豆、玉米,可忙活一年,每亩地最多能挣七八百元。她回忆说:“地太差,雨水少,当时没人指望种地能富起来。”

  南阳洼村海拔高、气候冷凉,是一些高附加值农作物的种植适宜区。去年,当地开始推广种植藜麦、金银花等农作物。结对帮扶单位管“两头”,既提供种子和技术,又负责收购和销售,村民只需甩开膀子跟着干。

  在扶贫干部的动员下,温风花尝试种了6亩藜麦。到年底一算,竟然挣了13000多元。今年,没等扶贫干部动员,尝到甜头的她一口气将家里16亩地全都种上了藜麦。

  截至目前,南阳洼村已增补种植藜麦790亩、金银花200余亩,新种植山杏20000株。

  “加上前几年建成的扶贫车间和种植、养殖基地,现在村里产业厚实多了,几乎是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全村如期脱贫底气十足。”杨生荣说。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