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读懂两个“1万亿元”的特别意义
来源:新华网 董 璐 发布日期:2020-05-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财政赤字规模增加1万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今年“国家账本”新增了2笔1万亿的“账目”。这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措施,也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我们调集最优秀的医护力量、集中最精良的医疗设备,挽救生命不惜代价,守护生命全力拼搏,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目前,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进入下半程,如何最大程度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我们要继续坚持人民至上,把这一理念落实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两个“1万亿元”体现的正是这一理念,它既是对冲经济社会风险的应时之举,也是稳企业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的有力之举、创新之举。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节用裕民的落脚点是“民”。根据安排,这两个“1万亿元”将坐着“直通车”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这也意味着,这笔资金的投向更加清晰明确、精准高效,透露出了浓浓的为民情怀和炽热的民生温度。“真金白银”来之不易,要精打细算、管好用好,把钱花在刀刃上、紧要处,切实为人民排忧解难,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这两个“1万亿元”,惠的是民生,暖的是民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迎着困难上、盯着目标干,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来,让人民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