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德吉
5月25日下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来自门巴族的全国人大代表格桑德吉介绍了家乡的改变以及门巴族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在内地西藏班上学期间,我只回过一次家,发现家乡好多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我深受触动。家乡很美,但是太闭塞了,孩子们不上学,永远也走不出大山。乡亲们要找到出路改变命运,教育是关键。于是,我产生了毕业以后回家乡教书的想法。”格桑德吉说。
2001年,格桑德吉回到墨脱县帮辛乡小学,如愿成为一名教师。她发现,这里失学孩子很多,辍学率很高。在很长一段时间,老师们的工作就是劝学。格桑德吉至今还记得,当时班里的一位女孩,小学快毕业了,因为家里供不起她继续读书,面临辍学。格桑德吉就把她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了女孩的家人,让他们了解国家的好政策。终于,这位女孩回到了学校。女孩学习特别用功,最后顺利地考上了内地西藏班。她大学毕业以后,也回到西藏,成为了一名教师。
格桑德吉介绍,墨脱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2013年扎墨公路开通,乡亲们的观念一下子转变了,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墨脱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
“我们学校建起了三层教学楼,孩子们有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老师们上课也用起了PPT。”格桑德吉说,党的教育政策越来越好,西藏农牧民子女在全国率先享受到15年免费教育。如今,门巴族孩子们的入学率和小升初的升学率均达到了百分之百。曾经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来得了、留得住、有学上”,现在变成了“上好学”。
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让门巴族更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我名字里的‘德吉’,是‘幸福’的意思。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下,在党和政府好政策的支持下,我们门巴族和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格桑德吉深情地说。
(编辑:李华)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