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族团结的种子埋在孩子心灵深处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0-06-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19年12月,常州西藏民族中学第十届汉藏家庭结对活动启动仪式上,155名新生与常州市本地家庭结对。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供图

  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增强各族师生“五个认同”、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品德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佰什坎特镇双语小学:

  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

  “老师,虽然暑假才见过您,但我还是好想您。这次月考,我进入了班级前十名,我很开心,第一时间告诉您。”这是玛依拉发给老师李丹的一条信息。如今,玛依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一所中学学习,但她仍常常想念远在家乡喀什地区莎车县佰什坎特镇双语小学的老师。

  玛依拉家庭经济困难,她上小学时,班主任李丹十分关心她,不仅利用课余时间陪她读书、写作业,引导她融入集体生活,还在农忙季节帮她家干农活。玛依拉渐渐开朗起来,学习也更加努力,毕业时得知自己考上了乌鲁木齐的内初班,玛依拉激动地紧紧抱住了李丹。玛依拉说,李老师就是“妈妈”。

  在佰什坎特镇双语小学,还有许许多多这样动人的故事。孩子们通过接受双语教育,不仅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还与各族师生结下了深情厚谊。

  佰什坎特镇双语小学成立于2000年。57岁的维吾尔族村民赛买提·达吾提见证了佰什坎特镇双语小学的发展。赛买提的孩子古再努尔·赛买提和阿不来提·赛买提都从这所学校毕业,分别考上了上海和武汉的内地新疆高中班。如今,二人已经大学毕业,回到莎车县工作。

  孩子都进城工作了,也买了房和车,可富裕起来的赛买提却决定继续待在农村。

  “我把两个孙子也送到佰什坎特镇双语学校读书了。”赛买提说,“这个学校的双语教得好,现在我们全家都会说普通话了。”

  如今,佰什坎特镇双语小学有学生近1500名、教师80多名,是由汉、维吾尔、锡伯、壮、土家、蒙古族等多民族成员组成的大家庭。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各族师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在学校之外,孩子们还结识了许多远在上海的朋友。上海市浦东区对口支援莎车县以来,佰什坎特镇双语小学与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浦东新区民办阳光小学等学校组织开展了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活动。

  “亲爱的小勇同学,我们这里的巴旦木成熟了,我让爸爸妈妈给你寄一些尝尝。上次见到你真开心,下次有机会你一定要来这里看看。”这是六年级学生阿布都力米提给上海市浦东区一所小学的好朋友写的信。他已经与这位好朋友通了3年信。2019年暑假,他参加了莎车县举办的“浦莎青少年手拉手”活动,在上海见到了小勇,这让他十分兴奋。他和小勇经常写信、通电话,现在两家的父母也成了朋友,过年过节都会相互问候。

  “我给小勇讲新疆的美食、风俗,他给我讲很多新奇的知识。”阿布都力米提说,小勇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到上海上大学。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生力军。”佰什坎特镇双语学校校长张勇说,民族团结活动架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在孩子心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2019年,佰什坎特镇双语小学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常爸常妈”常联系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创办于1985年,是全国首批内地西藏学校之一。每年都有数百名来自西藏拉萨、山南地区的少年,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上学。

  “学生们不仅有老师的教导,还有‘常爸常妈’的悉心照顾。”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副校长黄美英说,学校组织开展“汉藏家庭结对同发展、汉藏学生携手共成长”活动,引导藏族学生与常州当地家庭结对子,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温暖。

  瞿夏梅是学生昂英在常州的“妈妈”。有一次,常州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瞿夏梅赶紧让丈夫去给昂英送羽绒服。风雪交加,“常爸”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才到学校。看到“儿子”穿上羽绒服,“常爸”才满意地回家。这天,昂英有个“超级暖爸”的消息,在校园里传开了。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教师邱芬是学生木萨拉的“常妈”。为了帮助木萨拉提高成绩,邱芬经常把木萨拉叫到办公室,给他辅导功课。细心的木萨拉把这份关爱记在心中。有一次,邱芬带木萨拉出去吃饭,那天正好是邱芬儿子的生日。木萨拉准备了小礼物,让邱芬和家人感动不已。2019年春节,木萨拉的父母专门从西藏来到常州,与邱芬一家人一起过了春节。

  如今,“常爸常妈”活动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吸引了很多常州热心市民参与,孩子们毕业后也经常跟“常爸常妈”联系。“常爸常妈”和常州西藏民族中学的孩子们,已经成为深化江苏、西藏两地交往的桥梁。

  近年来,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在努力让来自西藏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不断创新载体,积极推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学校以“五个意识”(国家意识、文明意识、法治意识、感恩意识、民主意识)教育为重点,以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以“藏汉情融”品牌活动为亮点,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20多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组织家庭“一对一”结对活动,真正做到了使民族团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学校重视师德建设,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推动每位教师做学生生活上的慈父慈母、学业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学校基于对“和美”的理解,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五个认同”和“五个意识”,编写读本并着力开发《和美社会》校本课程,使课程课堂文化成为民族团结的助推器。2019年,常州西藏民族中学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宁夏育才中学:

  为教育扶贫贡献力量

  宁夏育才中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宁南山区脱贫致富步伐,加大宁南山区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建设的一所教育扶贫高中。自2006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知识改变命运,品行奠基人生”办学理念,探索适合超大规模全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德育模式、教学改革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015年,宁夏育才中学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列入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特色教育,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同部署、同安排。

  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师资培训工作不可或缺。宁夏育才中学一方面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另一方面聘请专家开展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专题讲座。

  只有民族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结合,才能打造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宁夏育才中学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学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把民族团结知识作为青年党校的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并在学生的政治课教学中加以强化。学校教育中心制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计划,针对年级特点,开展“学英雄,见行动”“手拉手”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利用主题团队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宁夏育才中学还扎实推进教育扶贫。根据自治区普通高中结对帮扶要求,学校与固原市彭阳一中进行结对帮扶,通过开展送课下乡、教学观摩、联合教研等活动,多途径实现“一对一”教育帮扶,充分发挥教育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作用。学校还积极承担了固原市西吉县震湖乡河滩村东坡组20户贫困家庭的帮扶任务。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之后,宁夏育才中学在第一时间接收了150名玉树学生在宁复课。

  到2019年底,宁夏育才中学已有11届共21813名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没有一名学生因贫辍学。学校的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地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宁夏教育扶贫作出了贡献。2019年,宁夏育才中学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郭家翔整理)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