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妍
青春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家国和边关。我是一名从祖国边疆来到首都北京求学的朝鲜族女生,也曾是保卫祖国的一名战士。
不爱红装爱武装。2016年还是大一新生的我,在学校宣传栏里偶然看到征兵宣传海报,因为从小对祖辈们军旅经历的好奇,以及渴望摆脱初入大学的迷茫,我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报名参军。正是这次勇敢的决定,让我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开始了我与军营割舍不断的联系。
每个人的青春都应该是多彩的,很庆幸我的青春里有穿迷彩的记忆。每当有人问我在部队两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总会回答“平凡却充满荣光”。我虽然只是一名部队基层最普通的火箭军通信女兵,但是我做到了熟知机房里的每一台设备、地砖下的每一条线路,深知自己所坚守的国防通信岗位支撑着大国长剑的腾飞。我很自豪在20岁的年纪能与祖国国防有过如此炽热的接触,能履行服兵役这项光荣的义务。
有人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生”,但实际上我和身边有着相同经历的大学生战友从来不曾后悔过,而且普遍认为参军入伍是我们大学阶段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因为我们的青春里拥有着冲锋陷阵的英姿飒爽,拥有着一群同生共死的战友,拥有一段难忘的军旅时光。
军营里“令行禁止”的严格环境和班长们的言传身教,不仅培养了我的家国情怀、提升了我的责任感使命感,还让自己有了更多的可塑性:原来温雅的女孩子也可以发出充满血性的嘶吼;在不知右脚跖骨骨折的情况下,可以忍痛坚持训练直至愈合;远离网络的喧嚣生活,可以让我静心读书学习,更专心地感受和思考人生;本以为自己还是个孩子,却真的可以在工作中独当一面。部队生活让我理解了“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的道理,让我成为了拥有信仰、充满激情、勇于担当、常怀感恩的更好的自己。平凡却充满荣光的两年军旅生涯,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密不可分。
退伍不褪色,虽然离开部队回到学校就要两年了,但是自己好像从未真正离开:上课被点名时的答“到”声、进门前的“报告”声、走路和跑步的姿态让我觉得自己始终未离开军营;每天都关注军事新闻、依旧喜欢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和歌曲,以及军装照的手机屏保都让我觉得没有离开;再见服役部队班长时的亲切与激动,和学校战友们聊起部队生活时满脸的自豪与兴奋,都让我觉得自己不仅曾经是一名战士,现在依然是战士。我曾经服役的部队里战友会陆续地退伍离开,军营里可能慢慢不再有人记得我的故事,但是“若有战,召必回”诉说的不仅是我对军营无法割舍的感情,更是对部队教育培养的感激。
青年强则国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各民族学生实现青春梦想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我们学校非常鼓励和支持在校学生参军报国,真正做到了鼓励入伍、服务在伍、保障退伍: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除享有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四个优先”政策,家庭按规定享受军属待遇外,还享受优先选拔使用、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退役后考学升学优惠等政策。
参军报国,无上光荣。大学生应征入伍,政治上有进步、学历上有提升、就业上有保障、经济上有优待。2020年大学生参军报名工作正在开展,希望高校里各民族的热血青年,积极投身军营,助力强军伟业,在火热军营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梦想,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人生!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专业学生)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