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地马底”到“阿路底”——余友邓下山记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20-07-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自打成年后,穷怕了的傈僳族汉子余友邓有一个梦想——走出阿地马底,逃离苦日子。

  阿地马底,傈僳语,意为“没有一块平地的地方”。地如其名,这个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洒底村峡谷深处的村民小组,地势险峻、贫困闭塞,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2018年,余友邓43岁,梦想照进了现实。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包括他家在内的全组62户人家一起下山,搬进了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从“阿地马底”到“阿路底”,余友邓和村民们从“苦日子”走向了“好日子”。

 

 

  高山峡谷间的阿地马底村民小组(5月13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一)

  阿地马底距村委会15公里,距乡政府24公里。采访期间,记者跟随余友邓和妻子从阿路底安置点出发,踏上了进阿地马底的路——一条嵌在高山深谷中的人马驿道。

  这条路,是阿地马底与外界联通的唯一通道。当年还是土路的时候,从村子到县城一天都来回不了,如今大部分路段已经硬化,但依然狭窄、陡峭,不少陡坡手脚并用才能通过。

  这条路,也充满了余友邓辛酸的记忆。十七八岁时,好几次下山买生活用品,钱用完了只能饿着肚子返回,饿昏在半路;20块钱一袋的水泥,用马驮上来,运费就要100块;道路狭窄湿滑,前后有十七八匹马坠入深谷,尸骨难寻;有乡亲生重病,抬下山送县医院救治,半路断了气……

  “山高路远,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说起这条路,余友邓有一肚子的苦水。

  余友邓夫妇在通往阿地马底村民小组的路上(5月13日摄)。新华网 罗春明 摄

  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阿地马底终于出现在记者眼前:一片简陋的木板房散落在高山峡谷间,从山腰撒到谷底。紧挨的两间房,后一间的屋脚往往高出前一间的屋顶一大截,几十米的距离,能让人爬得气喘吁吁,两腿打颤。

  “以前是叉叉房、茅草房,后来盖了土掌房。”余友邓爬上村子最高处的一块地基,“我原来的家就在这里,一下雨就漏,提心吊胆的。现在主体房已经拆除,留下的是生产房。”

  不仅住得差,吃饭也是个大问题,“以前就种点苞谷、豆子,吃不饱!春节过后好多人家就断了粮,只能到处借粮,甚至找野菜吃。”

  发展产业也困难重重,核桃、草果“种得出来,运不出去,卖不起价”,没有手机信号,想出去打工都找不到去处。

  “背一背柴,找一篮猪食就熬过一天了!”望着连绵不绝的高山峡谷,余友邓一脸无奈。

 

 

  余友邓夫妇在山上劳作(5月13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二)

  怒江州山高谷深、地势险峻,是中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云南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像阿地马底这样深处峡谷缝隙、整村整组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地方,在当地并不是特例。

  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状,怒江州按照整村整组搬迁和“下山进城入镇”的思路,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规划建设6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6年,福贡县启动6个安置点建设,一年后,占地26.3亩,共有5栋72套住房的阿路底安置点竣工。

  然而,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村民们顾虑重重,“搬下去吃什么?”“住得惯吗?”……不少村民甚至放言,“一个都不能签搬迁协议!”

  搬迁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月14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我一辈子都盖不起那么好的房子!”思想活络的余友邓,顶住村民的压力,带头在搬迁协议上按下了手印。在各级扶贫干部三番五次的动员下,其他村民也陆续签了协议,于2018年初整组迁入阿路底安置点。

  整洁美观的小区、干净明亮的单元房、配置齐全的家电……阿路底安置点的居住环境,与阿地马底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不仅如此,安置点紧邻怒江美丽公路,交通便利,彻底改变了村民出行难、就医难、入学难、就业难的困境。

 

 

  搬迁户在安置点扶贫车间内工作(5月14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三)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稳得住”“能发展”则是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又一考题。

  “刚开始工作相当难做,村民们当面骂,背后也骂。”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委会主任余忠福告诉记者,对村民来说,搬离大山开始新的生活,思想上、生活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小到生活习惯的改变,大到内生动力的激发,都是搬迁工作绕不开的难题。

  经过两年多的“攻坚”,安置点环境越来越好、懒汉越来越少、村民越来越适应搬迁点的生活。而最让余忠福欣慰的是,骂他的人基本没有了,“大家都打成一片,关系好得很!可以说,‘稳得住’这块,我们是做到了。”

  “稳得住”的同时,阿路底安置点通过设置公岗、引进扶贫车间、组织外出务工等举措,在“能发展”上下功夫。目前,各类公岗就业117人,组织务工163人,还扶持村民发展草果、茶叶、黄精果、中华蜂等种植和养殖业。

  下山后的余友邓家也过上了与山上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除经营家电维修的小生意外,余友邓还当上了管委会成员、楼长、水电工、环境卫生监督员等;妻子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搞起了土鸡养殖;大女儿也在政府的组织下,到省外打工挣钱。

  “日子比山上好多了!”说起现在的生活,余友邓笑得合不拢嘴。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在余忠福看来,在“能发展”方面,还有更大的文章可以做,“人搬出来了,产业还在大山里,特别是近年来推广种植的茶叶、草果等,都是能赚钱的!”

  余忠福告诉记者,目前正在修建一条通往阿地马底的生产道路,预计今年年底能通车,“生产路修通后,山里的产业能出来了,搬迁户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当然这也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村民在搬迁点内打扫卫生(5月15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四)

  在这场声势浩荡的脱贫攻坚战中,怒江通过实施该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行动,10万贫困群众搬出了大山;而今年云南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数据同样振奋人心——全省150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挪穷窝”“斩穷根”。(完)

(编辑:彭凤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