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法治人才培养结硕果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宋玲 杨莉萍 发布日期:2020-07-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加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法治专门队伍建设,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社会问题,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2012年入选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在普通法学高等教育的基础上,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的民族法治人才。多年来,法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少数民族法治干部和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人才,不少已经成为国家各级司法机关和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骨干力量。人才培养工作受到最高司法机关、国家民委和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的好评,已经成为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2020年6月,毕业季如期而至。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2016级法学(藏语实验班)19名藏族同学取得法学学士学位,顺利毕业。回顾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从千里迢迢的藏区来到北京,翻山越岭、克服困难,最终学有所成。全班15名同学参加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3人通过(包括C证),法考通过率达到87%。全班有6名同学保送或考取研究生。作为双语法治人才,他们肩负职责和使命,继续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同时从2014年招收首届法学(藏语实验班)到今年2016级法藏班的毕业,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已经完整培养了三届民族双语法治人才,共计61人。人才培养得益于全社会的支持关注,学校学院的精心培育,探索和打造出一条民族法治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路径。 

  (一)校内协调,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应对边疆民族地区双语法治人才极度缺乏的

实际困难,充分利用本校的学科优势,协同校内外资源,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2014年开始,中央民大招收首届法学藏语实验班,实施“法学专业+民族语”复合型卓越人才培养。民汉双语法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创新和尝试,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样本可以参考。为此专门多次召开论证会议,讨论修改培养方案。2018版法学藏语实验班培养方案中共开设147学分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设置了25%的民族语言类课程,在学科方向课程中设置了“藏族传统文化”课程群。

  (二)加强思政教育,突出政治可靠、德法兼修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新时代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者和接班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政建设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需要特别重视和对待。除了思政课程之外,中央民大在专业培养中贯穿课程思政,努力打造政治可靠的民族法治人才队伍。在全体学生中推行“专业思政+经典导读”计划,制定《法学素养养成手册》,选择与法学专业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专业经典书籍等作为导读书目,采取名师导读、分组讨论、提交读书报告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了解中国传统与现实,关注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尤其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选派专门的老师辅导读书,帮助他们理解经典著作,加深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在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中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党意愿,发挥积极分子的引领作用,积极吸收优秀学生入党。

  (三)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委重视,实现高水平协同育人

  法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法藏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实用型的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成为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委的重视和安排下,实现高水平实践育人的目标。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委自2017年开始建立法藏班学生暑期赴藏区法院实习制度。每年暑期,所有法藏班同学均赴藏区法院进行专业实习。

  (四)实施文化育人,全面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内涵

  民族法治人才培养的“卓越”不仅仅是法律加民族语言,更在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在培养过程中,中央民大充分践行“美美与共、知行合一”大学精神与文化,将人才培养理念厚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土,使其成为学校本科教育发展之基、力量之源。建设“书香民大”系列文化育人特色课程。开设民族文化类、文学艺术类、历史文明类、哲学宗教类、经济社会类、自然生命类、智能信息类、运动健康类等系列探索性通识课程,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大力推进文化育人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共建、红色“1+1”、“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与国家广电总局合作实施“石榴籽”计划等,使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大力推广民族韵律操、“锦绣中华、魅力民大”等校园文化品牌,继续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庆典、“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五)与民族地区司法机关形成良性互动

  学院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同时也为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事业,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实习基地。其中,2018 年分别与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茂县人民法院签订交流合作协议,2019年与西藏政治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基地。形成了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既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司法部门,又共同致力于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卓越法律人才。

  如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已经打造完成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民族法治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拓展了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成为了民族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典范。2019年法藏班改革为多民族双语法律班,将培养的规模从藏族地区扩展至朝鲜族和蒙古族地区。这些民族语言同时又是跨境语言,民族法治人才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乃至“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意义也更为凸显。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