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日相会,再叙情长
来源:人民日报 王晶玥 发布日期:2020-07-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今年的毕业季已经悄然而至。对很多2020届毕业生来说,因为疫情影响,可能无法亲身体验毕业典礼上拨穗、领取学位证书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但特殊时期的毕业季或许更值得铭记。

  身穿学位服,拍摄大合影,聆听师长讲授“最后一课”,充满仪式感的毕业典礼,承载着毕业生对校园时光的温情告别,对很多人来说也寓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崭新生活的开始。特殊时期,为了满足同学们的期待,不少高校纷纷出招,尽可能为莘莘学子留下美好的毕业记忆。在清华大学,16个分会场、同步双语直播相结合的毕业典礼,线上线下同时举行;在南京邮电大学,机器人代替毕业生接受导师拨穗,学生通过机器人面部屏幕向师长致意;在中国传媒大学,有毕业生在沙盒游戏中模拟毕业现场,聆听发言,走上红毯,还可以俏皮地跳一跳、飞一飞……依托科技手段和新奇创意,毕业典礼在“云”上举行,成为这个毕业季独特的风景。

  有毕业生感慨,这样的毕业典礼少了些仪式感,多了些新鲜感;少了些现场感,多了些归属感;少了些固定模式,多了些难忘回忆。的确,虽然不能在礼堂参加盛大典礼,不能和同窗欢聚一堂,不能向熟悉的校园挥手作别,但同看一场直播,通过弹幕互动,制作“云合影”,开启“云合唱”,毕业季的流程并未简化,参与感并未减弱。正所谓“礼为情貌者也”,毕业典礼让人铭记的不只是庄重的布置、宏大的场面,更是师长致辞背后的师生情、言笑晏晏中的同窗意。哪怕毕业形式不尽相同,但承载的意义和希望却是相似的,对母校的眷恋、对师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始终如一。在特殊的典礼上互道一声珍重,也让彼此的情谊更加醇厚。

  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有的毕业安排。但正是因为特殊经历,让同学们把个人命运和家国情怀更加牢固地凝成一体,把青春记忆和国家记忆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进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留在大家校园回忆中的,不仅有曾经的成绩、论文与考试,还有疫情中居家生活的自律、云端学习的努力、投身志愿的奉献以及危机来临时的担当,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人生远航的财富。

  一位校长在毕业致辞中说:大难之下有真情,你们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爱和温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从推出大学生就业专场,到开辟线上求职分享会,再到拓宽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渠道,即将接纳这群年轻人的社会拿出满满诚意,助力他们闯关求职。广大毕业生们不妨多一份对当下的耐心、对未来的信心,相信社会各界的支持加上自身的努力,一定能让他们在走出缤纷校园后,拥抱精彩人生。

  2020年为毕业生们留下了难忘的青春故事,更带来了历练与勇气。哪怕“云上”典礼不够完美,哪怕有千言万语来不及倾诉,但来日方长,母校的大门将永远为他们敞开。将这段难忘的时光装进行囊,待他日相会,再叙情长。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