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区民族工委”)委员单位结对挂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现场会日前在南宁市举行,加快推动结对挂点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拓展,把创建工作重心下沉到乡村,搭建各委员单位与乡村各族群众结对共建的平台,今年4月,自治区民族工委创新举措,发挥平台作用,部署开展委员单位结对挂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由40个委员单位结对挂点全区41个村(自治区民宗委结对挂点2个村,其他委员单位分别结对挂点1个村),覆盖14个设区市37县(市、区),共同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各委员单位将把挂点村打造工作与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发挥特色优势,充分利用单位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挂点村发展一批符合实际的特色优势项目或产业,使特色优势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通过委员单位结对挂点指导帮扶培育、各市县民族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当地党委政府重点倾斜支持,用2年至3年时间,努力使挂点村达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测评指标标准,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推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对于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结对的委员单位主要是指导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丰富民族团结进步的元素,提升示范村质量,宣传扩大知晓率影响力;对于各方面基础相对落后的村,结对的委员单位要将帮扶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促进和谐发展,进而指导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努力把挂点村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