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尕那村的“诗和远方”
来源:新华社 胡伟杰、崔翰超、何问 发布日期:2020-10-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重峦叠嶂,碧峰如翠,蓝天如洗,一间间带有藏族风情的榻板房掩映其中,云才让的旅店就在这“仙境”中。

  两层的木质建筑,几间精心装修的纯藏式客房,黄昏时分,炊烟袅袅,余晖洒在榻板房的屋顶,静谧的村庄和大自然合二为一,安抚着人们躁动的心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图文互动)(1)扎尕那村的“诗和远方”

  9月9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镇拍摄的扎尕那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云才让的家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镇扎尕那村,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这里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是甘肃省著名的风景旅游景区。

  以前,“仙境”里的生活并不美好,这里平均海拔2900米以上,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春种几垄地,秋收几袋粮”,是扎尕那农牧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种地、放牧的收入有限,每年农牧民要抽时间去山里挖野菜、采集食用菌以补贴家用。云才让更是14岁就辍学出门打工。

  云才让干过服务员、拉面师、厨师,到过广州、深圳等许多大城市。每逢节假日,大城市里如织的游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城市繁华如斯,可家乡风景美如画,是“诗和远方”,为啥游客却很少?云才让时常这么想,但这种想法到嘴边也只能咽回去。山里交通不便、贫困落后的现实轻而易举击碎了他的梦想。

  云才让不知道,当他在大城市里辛苦打拼的时候,一场巨变正在家乡展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图文互动)(2)扎尕那村的“诗和远方”

  9月9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镇拍摄的扎尕那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2015年,甘南州开始倡导“全域无垃圾”,在全州4万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实行“环境革命”,制定了几十项环境整治及生活习俗改革的标准,从草原、道路一直治理到灶台、炕头。

  以此为契机,甘南州趁势发展旅游业,云才让的家乡扎尕那成了重点发展地区。政府修通了道路,大力完善基础建设,鼓励当地村民发展藏家乐。

  云才让听到家乡的巨变,再也坐不住了。他和几个朋友一商量,决定把家里的小卖部改成一间农家乐,加入旅游致富的“大部队”。

  经过政府大力宣传,扎尕那“仙境”般的景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云才让的生意越来越火。

  2019年,他决定升级改造,做真正有当地藏族特色的藏家乐。如今,他的特色旅店每年接待近3000名游客,年收入可达70万元以上。

  在外闯荡多年,云才让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每年10月旅游旺季一过,他都会去学习其他景区的先进经验,再改进自己的管理、经营方式。“生活质量好了,游客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质量跟不上就吸引不了游客。”

  旅游业让扎尕那这片昔日贫困的“仙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截至目前,扎尕那村群众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5100元增长的2019年的11000元,2019年村子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

  为拉近与外来游客的距离,云才让给自己取了个充满诗意的新名字:云飞。他期盼着自己的生活,如山间灵动的白云,越来越高,越来越好。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