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携手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来源:中国民族报 □ 中共四川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0-10-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四川省牢牢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民族工作的主线,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为抓手,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全省3个自治州全部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33个县(市、区)及单位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124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创建并命名了400个省级示范区(单位)。

  坚持从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润物无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四川省在民族地区按照“学前学会普通话”要求,聚焦“听懂、会说、敢说、会用”目标,全面推行“一村一幼”计划,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设立了4823个“一村一幼”幼教点,20.9万名农村学龄前儿童全部接受普通话训练。凉山彝族自治州11万名农村学龄前儿童普通话合格率达81.5%。这些孩子从学说“您好”“爱我中华”,从学唱国歌、《我和我的祖国》开始,实现了敢于大胆开口用普通话交流的进步。“一村一幼”还有效衔接九年义务教育、“9+3”职业教育,既是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民心工程,更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工程。

  坚持从引导入手,从服务抓起,共融共治,把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导入城市社区。四川省通过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公益活动,让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创业就业和社区治理有机结合,打造尊重特色、包容多样、共融共治的社区民族工作平台。我们把法律法规宣讲、实用技能技术培训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相结合,帮助在川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尽快融入城市社区。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培训210余期,进社区、进门店、进工厂开展授课300余次,接受培训的少数民族群众达1600余人。四川经纬达科技集团有300余位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的少数民族员工,经过培训,他们不仅克服了交流障碍,还提升了劳动技能。如今,他们有的在工作之余还学会了理发技术,主动到社区、敬老院开展义务理发,大大增进了与当地群众的交流,有的小伙子还与当地姑娘谈起了恋爱,成就了一段段佳话。成都市吉福社区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为抓手,打造杨华珍藏羌织绣艺术工作室、“拉孟唐卡”等品牌,建立“民族文化之家”,带动了辖区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使各族同胞“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语言通则心灵通,文化通则情感通。沟通架起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同心桥,让来到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生疏感少了、亲近感多了,距离感少了、融入感多了。

  坚持从示范入手,从产业抓起,共建共享,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四川省选派大批干部组建综合帮扶队,推动省内相对发达的7市32县对口帮扶彝族聚居区涉藏地区42个深度贫困县和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围绕“六个示范”建设,强化民族地区经济产业支撑,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切实把脱贫攻坚过程变成宣讲民族团结、深化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过程。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色达县杨各乡下甲斗村在统战、民宗部门的结对帮扶下,通过示范村建设从贫困村变为旅游村,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村民变股民、牧民变市民”的旅游脱贫之路,俄达门巴村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四川百强名村”“省级‘四好’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实现了农牧民脱贫增收的经济效益与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效益双丰收。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今年7月23日,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现场会在凉山州喜德县召开,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系统化、实体化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整合并撬动各方面资金资源,规划到2025年全省建成100个民族团结示范村、3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和1000个特色产业基地。

  民族同心谱新歌,团结奋进显芳华。通过创建工作的生动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事业,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精神,坚持围绕主线,聚焦创建,夯实基础,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不断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纵深发展。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