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是我的本职”—— 记中南民族大学张瑞敏教授
来源: 张超 发布日期:2020-10-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课堂上的张瑞敏。 中南民族大学供图

  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坚守一线教学岗位32年,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瑞敏身上有许多“光环”,但她认为这些都不及“老师”这个身份重要。她说:“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是我的本职。”

  用“智”写好中国文章

  1991年,张瑞敏来到中南民族大学,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学科科班出身的她成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怎么样把课上好”成了她每天思考的问题。在她的眼里,高校教学需要科研作为支撑。“从课堂中发现课题,以研究支撑教学”是张瑞敏研究教学的路子。

  当时,她正在教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堂上,讲到经济体制的选择与社会性质之间的关系时,她产生很多疑问,一边教学,一边思考、研究。很多个夜晚,张瑞敏都在查找资料、分析文献。“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一带而过,但老师不严谨,怎么教学生?”张瑞敏前前后后用了一年的时间,得出自己的观点,撰写出了《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关系浅论》一文。

  多年来,张瑞敏一直坚持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经常深入基层贫困地区,关注扶贫事业。

  一有机会,张瑞敏就会去贫困地区做调查研究。她认为,做科研就要深入基层,去听听老百姓最真实的声音。

  2012年,反贫困调查研究正式列入张瑞敏的日程,此后每年,她都会带着青年教师、研究生到湖北恩施、湖南湘西以及其他民族地区做调研。

  每一次在湖北调研结束,张瑞敏都会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并报送湖北省扶贫办,“扶贫办的同志们看到我的调研报告,非常高兴,这样一手的资料给他们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张瑞敏说。

  今年9月27日,张瑞敏前往北京参加由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举办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成果的征集活动”颁奖典礼,她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探索(1978—2018)》被评为二等奖。“我为自己庆幸,自己的学术生命与时代可以同行,我更为深陷贫困的黎民百姓高兴,他们脱贫的日子就要来了。”张瑞敏还撰写了论文《习近平关于民族地区同步小康重要论述解读》,进一步表达了她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用“爱”培养各族学子

  近年来,张瑞敏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的同时,致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她认为,作为思政课老师,有义务努力培养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代言人。张瑞敏在教学工作中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理念。

  “对于各民族学生,我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她说。马晓岸是中南民族大学2012级研究生,虽然毕业多年,仍和张瑞敏老师保持联系。读书的时候,马晓岸牵头组织的晓岸志愿服务队致力于民族贫困地区捐资助学、助残等公益活动,得到了张瑞敏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马晓岸先后荣获了湖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全国十佳支教老师、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多项荣誉。

  地丽娜孜·阿里木江是个维吾尔族女孩,张瑞敏不仅是她学习上的导师,更是生活中的“妈妈”。地丽娜孜毕业时,恰逢武汉大学招聘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可她担心自己考不上。张瑞敏告诉地丽娜孜:“你在我的眼里非常优秀,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地丽娜孜带着老师的鼓励一路过关斩将,并最终胜出。现在,地丽娜孜是武汉大学的一名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工作上她尽职尽责,对学生充满关爱,她说张老师是她最好的榜样。

  张瑞敏说,中南民族大学作为民族类院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倾力立德树人,这也是为民族地区发展作贡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贡献。

  用“心”上好思政课程

  张瑞敏做科学研究,始于对教学的重视。对她来说,上课是天大的事儿。从教32年来,只要下午有课,她从不睡午觉。在她看来,下午的课,中午就得进入状态,她总是想着再完善一下课件、再想想课上的内容,直到下课的那一刻,才放松下来。

  平时工作中,备课对于她来说是一件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教了30多年的课,许多教学内容她早就倒背如流。但是思政课内容更新快、变化大,作为老师必须终身学习。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们居家上课,老师们线上教学,这对张瑞敏来说是个挑战。为了保证线上教学顺利开展,张瑞敏专门找学校技术人员做指导,对线上教学流程进行了反复演练。

  在教室上课时,课堂时事热点交流分享是张瑞敏课堂的特色,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疫情期间,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张瑞敏与同学们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展开多次关于抗击疫情的讨论。其中一次是“疫情中的你我他”,同学们结合自己家乡的抗疫行动,深入讨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抗击疫情中的重大作用。

  一次次的课堂讨论,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更让“云课堂”活跃了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丰富学生们的居家学习生活,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张瑞敏组织学生参加了第二季“多彩中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策划实施了党的领导、制度优势、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后疫情时代危机转化、伟大的抗疫精神5个在线教学专题,并邀请中南民大的党委书记、校长以及恩施州建始县、龙凤镇的第一书记走进课堂,和同学们进行分享。

  此外,在疫情期间,张瑞敏还积极帮助一些考研的同学辅导政治课。她说:“学生们居家学习,本来就面临着很多困难,我非常高兴能帮助他们,这也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

  2019年,张瑞敏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从教32年,我获得过很多荣誉,但是都比不上下课时学生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好喜欢你和你的课。’”张瑞敏满脸幸福地说。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