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召开座谈会议共商民族工作协同发展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李晓东 发布日期:2020-11-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京津冀民族工作协同发展座谈会现场

 

   10月28日,京津冀民族工作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天津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交流“十三五”期间京津冀三地民族工作经验做法,谋划“十四五”时期民族工作发展思路,为深化京津冀民族工作协同发展提出意见建议。三地民族宗教委(民委)领导及民族工作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京津冀民族工作协同发展座谈会议,是三地落实2016年共同签署《推动京津冀民族工作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的一项重要年度例会,共同谋划推动三地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示范带建设,携手打造京津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不断开启民族工作新篇章。由三地轮流承办,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明年将由北京市承办第6届。

   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钟百利在会上交流发言指出,“十三五”以来北京市强化各族群众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体制机制,打造出一批具有首都特色的交往交流交融品牌活动,在落实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经过五年的发展,三地民族工作协同发展取得了“四个突破”的丰硕成果,即协作机制建设有突破、互观互学形式有突破、交往交流深度有突破、民族乡村协同发展有突破。

   钟百利对下一步三地民族工作协同发展提出建议,一是高质量编制三地民族工作协同发展“十四五”规划,使三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蓝图变成现实。二是着力加强京津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探索设立“京津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和研究专项。三是分阶段谋划一批“十四五”时期三地民族工作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如:每年举办京津冀民族团结冰雪运动会、每年组织一次京津冀民族工作培训、每年组织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活动场所等到三地同类单位考察交流、共同推进怀柔满韵汤河—河北丰宁等民族乡村集中连片区域协同发展、深入开展三地餐饮食品服务互助互认等。

   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张少华作交流发言时指出,“十三五”京津冀民族工作协同发展成效显著,在民族工作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和共创共建。河北民族工作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向纵深发展;抓住主要矛盾,持续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早谋篇布局,努力在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上寻求突破。张少华提出“十四五”期间民族工作初步设想,即要持续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力度,共同做好京津冀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这篇文章;要持之以恒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少数民族群众增收提供帮助;要全面提升各族群众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在民族工作法制化等方面密切协作;要探索建立民族工作部门干部交流学习长效机制,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天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刘广理在会上交流发言中介绍,天津市“十三五”以来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推进少数民族社会事业稳步提升、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上下功夫,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社会氛围。“十四五”时期将着力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发展、着力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着力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着力推进民族事务依法治理。刘广理建议,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合作,共同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定期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知识大赛;进一步深化民族文化体育事业合作,提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水平;进一步深化民族领域和谐稳定合作;进一步深化民族工作干部培养合作,每年举办京津冀民族工作干部培训班。

   会议期间,三地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共同做好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协议》等协议。与会人员还前往天津市民族文化宫、天津市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