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乡村“成长”记—— 阿克苏扎实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来源: 记者 王珍 发布日期:2020-11-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游客在沙雅县塔里木河畔的月亮湾拍照留念。 王珍摄

库车市阿格乡康村的“老爷车”很受游客欢迎。王珍摄

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镇玉斯屯克塔木托格拉克村村民吐尔逊·麦提吐尔迪在村里的“万头牛养殖基地”清扫棚圈。 王珍摄

  金秋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到处是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白的棉花,红的苹果、大枣,火红的辣椒……今年以来,阿克苏地区扎实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很多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临近傍晚,58岁的吐尔逊·麦提吐尔迪在牛圈里忙碌着。作为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镇玉斯屯克塔木托格拉克村“万头牛养殖基地”的职工,他负责管理两个牛圈的80头牛,一年有3万元工资。

  吐尔逊·麦提吐尔迪家有4口人、15亩地,过去一年忙到头,也就能挣1万多元。2013年,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玉斯屯克塔木托格拉克村有养殖的传统,但分散养殖不仅效率低,而且影响环境卫生。2019年,阿瓦提县在村里规划建设“万头牛养殖基地”,计划建设标准化棚圈103座,配套建设办公区、兽医防疫育种区、青贮窖和饲草料棚加工区等设施,村里的畜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据了解,为解决养牛大户的资金难题,当地政府给每座牛圈提供50万元至100万元的3年贴息贷款,吸引其到“万头牛养殖基地”安家落户。通过采取统一管理、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方式,提升畜牧养殖产业化水平。

  如今,基地一期已建起棚圈41座,有2800多头牛,入驻养殖大户24户、83人,可为110人提供稳定就业岗位。

  在政府的帮扶下,吐尔逊·麦提吐尔迪流转了土地,到养殖基地务工。流转土地的收入加上务工工资,他每天干的活儿比种地轻松,挣得还多。“我嘛,其他活不会干,养牛还可以。”他自豪地说。

  目前,基地有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他们大多是50岁以上、没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每月工资1200至1500元,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庭。

  塔木托格拉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木哈拜提·买买提说,养牛基地规模化、集约化管理的效果十分明显。现在,全镇存栏牛的数量达到5800多头,比之前增加了一倍多。该镇还计划将养牛基地的发展模式,复制、推广到养羊、养鸡等产业上。“我们将结合实际,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重点,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木哈拜提·买买提说。

  近年来,阿克苏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按照“稳粮、优棉、促畜、强果、兴特色”发展思路,制定了《关于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指导意见》,同时配套棉花、林果、畜牧业、设施农业、转移就业等5个“三年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脱贫攻坚与推进乡村振兴衔接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深秋之际,沙雅县塔里木河流域的百万亩胡杨林进入了最佳观赏季。漫步在崭新的哈德墩大桥上,蓝天碧水间,金色的胡杨铺天盖地,宛如一幅壮美的巨幅油画。众多游客、艺术家慕名前来游览和采风。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作为塔里木河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胡杨林被称为“沙漠英雄”。近年来,阿克苏实行了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和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完成地区境内151条河“一河一策”方案及9个湖泊“一户一策”方案,保护和恢复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有效遏制了塔河流域周边的沙漠化现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壮美的胡杨景色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也让处于胡杨林深处的哈德墩镇奥普坎村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10月中旬,来自浙江美术家协会、新疆画院等单位的40多名画家组成“文化润疆——美丽阿克苏”美术创作采风团,慕名来到奥普坎村。他们在胡杨林写生,吃烤馕,住农家乐,深入体验南疆淳朴的民俗风情,感受“奥普坎村艺术家村落”的魅力。

  “奥普坎位于天然胡杨林保护区内,从长远来看,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退耕还林是必然的趋势。老百姓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来后,靠胡杨林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哈德墩镇党委书记刘正峰说。

  从去年起,奥普坎村进行了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在村委会统一设计下,村民们改造房屋外立面,购买床、卧具、沙发等家具,打造了17家民宿。

  阿山·热合曼的“一号民宿”位于村里的中心位置。夯土式的外立面看似粗糙,细看却处处透着精致和巧思:墙面上绘有古色古香的对饮图;中式的大门上“家和万事兴”几个大字寄托了主人对生活的美好期待;用木棍拼出的“一号民宿”,天然古朴,充满自然气息。“民宿刚开张,就住进了4位客人,两天收入800元。”阿山·热合曼高兴地说。

  如今,“奥普坎艺术家村落”逐渐为外人所知,村里越来越热闹了。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奥普坎村委会还张罗着引进一家房车运营公司,带动村里的旅游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人均收入水平

  看到客人来了,吐尔逊古丽·买买提麻利地端上饼干、热水,切了一个库车大馕,招呼客人们品尝。干净整洁的客厅里,窗帘、沙发、电视柜一应俱全;一间卧室保留了传统的土炕,白色的被褥厚实松软;另一间卧室则是一张现代的双人床,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说起现在的好日子,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吐尔逊古丽·买买提原来是库车市阿格乡康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阿格乡地处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仅0.76亩。康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2户82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0.87%,是库车市唯一的深度贫困乡。村民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扬灰路,日子过得很清苦。

  近年来,随着独库公路(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旅游业持续发展,位于独库公路库车起点的康村抢抓机遇,精准施策,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着力把康村打造为3A级景区,帮助村民“足不出村,就地致富”。

  去年8月,吐尔逊古丽·买买提把自家的安居富民房进行了整修,设置了5个床位,经营起民宿,两个月就收入近7000元。尝到甜头的她今年主动投资3.5万元,把农家乐装修了一番。“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她高兴地说。

  如今,康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独库第一村”,村民靠发展旅游业过上了好日子。2019年,旅游业为康村增收100余万元,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100余人,户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收入23.76万元。康村如期实现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退出、贫困村整村出列。

  这两年来,阿克苏地区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突出富民导向,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该地区预测农村经济总收入271.08亿元,较同期增长了8.2%;人均纯收入1.05万元,较同期增长了11.6%。

  丰收季节,吐尔逊古丽·买买提干净整洁的院子里,大理花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就像她家的好日子,充满勃勃生机。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