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为新发展阶段处理城乡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因此,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机制上全面发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夯实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城乡经济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第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乡村产业。要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要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第二,促进农业新业态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要从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打造融合载体等方面着手,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要完善农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乡村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第三,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搭建好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城乡之间要素流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但是,从流向来看,主要还是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性”流动,而城镇要素向农村流动不畅。为此,需大力破除要素城乡双向流动的制度障碍,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改变过去把人力、财力、建设土地等单向度集聚到城市的片面做法,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提升城乡社会融合发展的质量。城乡社会融合的层次与水平是衡量城乡融合发展质量的重要尺度。当前,城乡社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二是农村的空心化问题。三是城乡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资源等差距问题。实际上,前两个问题很大程度也是源于城乡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均衡,尤其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未能实现均等化、均衡化。因而,要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现城乡高质量的社会融合。同时,要树立城市与乡村一盘棋的发展观与治理观,发挥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制作用,在城乡共同发展中解决“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与农村的空心化难题与困境,促进城乡社会融合。
挖掘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潜力。城乡生态融合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主要抓手。首先,要挖掘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以生态环境友好为导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其次,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城市发展上重建设、轻治理,重速度、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重发展、轻保护;现在,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城市工作要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把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作为重要目标,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最后,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生态共同体。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构建一体化的城乡生态网络。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建设海绵城市,使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共同体。
培育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之魂。从文明的形态上看,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乡风文明与城市文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明,并在时序上有传统与现代之别,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因而,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这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紧迫任务。比如,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归属感、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根基、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另一方面,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也需要大力学习与借鉴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变革意识、创新意识能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新动能,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样,城市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发展之道也离不开传承与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城市与乡村不仅在资源要素的时空上,而且在文化的时空上实现了相互支撑,那么城乡的融合发展就会行稳致远。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城乡的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文化融合离不开制度的保驾护航,离不开破除体制机制壁垒,离不开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与制度供给。因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在“立”与“破”两个方面下功夫。“破”就是下大力气破除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二元化的体制,重塑城乡的平等关系。要围绕人往哪里去、地从何处来、钱从哪里出,把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作为一个整体设计与谋划,破除并改革完善城乡一张图的规划体制,破除城乡规划严重脱节、城乡要素流动不畅、城乡土地权能不平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等突出难题,积极探索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立”就是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从顶层设计上搭建好制度架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体制机制、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等五大体制机制,为我们构筑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四梁八柱”,是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遵循。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