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农云”大数据平台:守好食品安全关,导航农民致富路
来源: 本报记者 孙文振 发布日期:2020-11-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中午11点50分,下课铃声响起,贵州省铜仁市第九中学的食堂开始热闹起来——全校33个班级的1600余人陆续涌入食堂。这天中午营养餐有米饭和“四菜一汤”:红烧茄子、青椒茭笋肉丝、炝炒白菜、土豆红烧肉和黄瓜肉片汤。

  “这份学生营养餐的标准为每人6元,其中国家补贴4元,学生只要缴纳两元就可以吃饱吃好。”铜仁市第九中学副校长刘兴国说,学生营养餐的全部食材通过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校农云”大数据平台,从当地农户及农业合作社采购。

  据食堂管理员舒鹏飞介绍,当天早上学校通过“校农云”订购的30多种蔬菜、水果,都已由专业配送公司直接送到食堂。食堂工作人员已分门别类将食材入库并拍照,将图片和数据上传到云平台。

  2018年春,铜仁市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学生营养餐信息化建设全覆盖。“铜仁市打造的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保证了学生营养餐安全、营养合理和资金安全,为学生营养餐撑起了一朵‘安全云’。”铜仁市教育局副局长叶通贤说。

  这个平台,守护着学生们舌尖上的安全,也精准导航着当地农户的致富路。

  太阳刚刚升起,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坪场镇甘泉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开始忙活起来。每天,这里都会有数万公斤蔬菜被运往贵州各地的学校。据基地负责人万健介绍,两年前,他承包了30亩地种植蔬菜,年产量十四五万公斤,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时常出现滞销的情况。有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却没有多少收入。

  2019年9月,当地有关部门推荐万健入驻“校农云”。通过这个平台,他的蔬菜基地实现了从生产端、流通端到市场的多级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入平台的当月,他就收到了五万多公斤的蔬菜订单。

  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万健决定扩大蔬菜种植规模,从最初的30亩扩大至如今的4200亩。“基地每季的蔬菜产量都达到上千万公斤,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万健说。

  在蔬菜基地务工的甘泉村村民叶和金就是“校农云”的受益者。“我在基地务工,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家里种植的蔬菜,也可以拿到基地统一销售,这又是一笔稳定的收入。”叶和金说。而此前,他和村民们都遭遇过“卖菜难”的问题。

  松桃县寨英镇落满村的乡亲们也入驻了“校农云”。“原来,村民们担心种养出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既不敢大规模搞养殖,也不敢大面积搞种植。”村民瞿洪祥说,现在除了发展蔬菜种植,他们每年养鸭子就达七八万只。

  在蔬菜种植基地,不仅有农民在管理和采摘蔬菜,也经常能看到检测人员的身影。据介绍,为确保基地生产的菜品安全,当地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农牧科技局会对基地的土壤、种子、化肥、农药及农作物生长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每一季蔬菜成熟时,合作社也会对各类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同时将自动生成的数据上传到“校农云”平台。

  该平台建设方——贵州山久长青智慧云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和发展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综合服务,2015年9月落户铜仁市碧江经济开发区智慧产业园。

  “现在,全国已有1.4万余所学校入驻‘校农云’,服务覆盖346.9万余学生;入驻近千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户,以及多个配送中心;涉及贫困人口3.67万人,人均年增收4300多元。仅2019年以来,通过这一平台产生的农产品交易额超过45亿元。”在公司的大数据展示中心,公司董事长杨伶介绍智慧云平台的后台服务系统。他介绍,“校农云”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学生营养餐信息化管理大数据服务平台。

  “‘校农云’实现了以农业信息整合、数据资源集合、农产品产销对接为内核的大数据系统与食堂管理融合,有效地解决了学生营养餐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资金安全和科学营养,完善了农—企—校销售精准对接。”杨伶说。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