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在手 脱贫不愁—— 贵州威宁开展“三间一代训”促脱贫
来源: 陈武帅 叶启伟 文/图 发布日期:2020-11-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利用鸭子吃食的间隙,王东秀向身旁的技术人员请教养殖时遇到的问题。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东秀一直希望能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重重大山曾像一道道屏障,阻挡着人们的脱贫致富路。王东秀的家就在这里。

  为了让更多村民拥有一技之长,增强后续发展致富的能力,威宁县人社部门把养殖培训班开到了村里,王东秀和村里的其他群众一起参加了培训。

  半个月的时间,王东秀不仅学到了养殖技术,还领到600元生活补助。培训结束后,她把当地免费发放的60只鸭子领回家喂养。如今,4个月过去了,这些鸭子很快可以出栏。

  一技在手,脱贫不愁。近年来,威宁县根据贫困户需求,利用农闲时间,大力开展“三间一代训”工作,围绕“课间、田间、车间”对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邀请企业对“学员”进行实岗代训,真正让就业围着脱贫转、岗位跟着需求走、“授人以渔”挖穷根。针对劳动力分散的实际,还实行送教上门,尽量减轻贫困户经济负担。

  目前,威宁县针对不能外出务工、又没有一技之长的贫困群众,已先后举办培训班230个,主题包括种植养殖、农业技能、家政服务等,已有1.34万人受益。

  在威宁的村村寨寨,像王东秀一样学到农业技能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将实用技术应用到特色种植、规模养殖的产业中,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作为田间培训的主要内容,近几年,苹果种植专家杨华一直在全县各个苹果种植示范园奔波忙碌着。从苹果种植到拉枝整形,从除草施肥到疏花疏果,他耐心培训,不仅带富了村民,还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苹果种植人才。

  在威宁,像杨华一样的一大批农技人员和 “田秀才”“土专家”,常年深入田间地头,以“理论+实操”的教学模式,为群众答疑解惑,让群众依靠技术实现脱贫致富。

  据悉,威宁通过“三间一代训”,实现了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解决一批、整合公益性岗位解决一批、实施重大工程项目解决一批、工业企业吸纳解决一批、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解决一批、完善安置点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一批、创新林业资源开发解决一批、有组织劳务输出稳定务工就业解决一批等“八个一批”,提高了贫困群众就业率。

  易地扶贫搬迁户陶兴权一家,2016年从生存条件恶劣的海拉镇黑多村搬到五里岗。如今,夫妻俩在一家金针菇加工厂成为“上班族”,每月共有五六千元的工资。不久前,陶兴权还买了一辆面包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陶兴权所在的工厂,是威宁县人社部门选中的“以工代训”企业。所谓“以工代训”,是以岗位工作代替技能培训的一种灵活培训形式。目前,全县参加“以工代训”的群众将近4000人。

  “我们围绕就业抓政策保障,以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项目为载体,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大讲堂、田间地块培训会等形式,开展选种、整地、田间管理等实用技术简易培训,一大批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威宁县人社部门负责人马飞说。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