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河湖连通”,通向生态之城
来源:光明日报 任爽 发布日期:2020-12-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在吉林省西部,有这样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白城。这里的莫莫格湿地鹤舞鸟鸣、芦苇葳蕤,乡间沃野河湖互济、草茂粮丰,城市中绿地如茵、喷泉流水随处可见。

  曾经的白城十年九旱、风沙满天,却又年年防洪。自2013年白城在吉林省率先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以来,逐渐摆脱了“忧”于水的发展困境,成为“优”于水的生态之城。

  打造生态美景

  “前些年的兴隆渔场可不是渔场,是荒漠。”在白城通榆县兴隆渔场,场长齐春晟讲起了渔场“退荒还水”的故事。大约30年前,兴隆渔场就开始水源吃紧、鱼群锐减。从2003年到2013年,渔场干涸,职工们只能开垦土地变成“农民”,靠种田养家糊口。

  兴隆渔场的荒漠化只是白城为水所困的缩影之一。历史上的白城江河交错、湖泊泡塘星罗棋布。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白城连年干旱少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致使生态环境加剧恶化。2000年以来,白城8条较大河流有7条连续12年断流,人均水资源量1166立方米,已接近世界公认的1000立方米的贫水线。

  2013年,吉林省启动首个以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的重大生态水利工程——河湖连通工程,白城出现了转机。借助河湖连通工程,白城在全省率先破译“水密码”,利用自然水系和兴修的水利工程,通过采取提水、引水、分水方式,把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富余水资源存蓄到天然湖泡和湿地当中。

  “湿地好不好,关键看水鸟。”在位于白城的莫莫格湿地,白鹤栖息数量由原来的5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3800余只;在向海、牛心套堡世界A级湿地,往日如诗如画的美景又得以再现;在通榆县兴隆、胜利两座中型水库,连续12年干枯的历史终于结束。

  齐春晟说:“2013年秋天,兴隆渔场获得补给。通水的那一天,职工们都激动不已。如今的兴隆渔场,不仅渔船满载而归,还能给周边的5个小泡塘补水,而且天鹅、丹顶鹤等珍稀鸟类也陆续回来繁衍生息。”

  河湖连通工程实施以来,白城124个水库泡塘得以连通,形成了网络纵横、星罗棋布的水系网络。全市共增加可蓄水能力2.5亿立方米,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64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105万亩。

  带来产业振兴

  今年是白城镇赉县大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丰收年。该社理事长刘清杰说:“今年,我们每公顷水田收获水稻12000斤,照去年每公顷增收1000斤!”

  刘清杰合作社的耕地正位于“河湖连通”四大水源工程之一——“引嫩入白”水利工程的主干渠上,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障了合作社农田用水。

  也是从“引嫩入白”工程实施起,刘清杰逐步扩大了水稻的种植面积。“原来用井水,水质不好、水温低,既影响粮食产量也影响品质。虽然水稻效益好,但井水水量跟不上,根本不敢种太多。”刘清杰说,有了“引嫩入白”工程,用水不愁,也基本不受干旱天气影响,明年他打算再扩大60公顷水稻种植面积。

  自河湖连通工程实施以来,白城约1.5万农田井得以恢复灌溉能力,增加农田灌溉水量近5.5亿立方米。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从2013年196.3万亩增长到现在的315.7万亩,成为全省水田第一大市。从2013年到2019年,全市粮食连续7年获得大丰收,产量呈逐年提高趋势。

  不仅仅是水稻种植,2015年,月亮泡水库冬捕创下了一网捕鱼40多万斤的该库单网捕鱼历史记录;白城市水产品产量由2013年的3.22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4.72万吨;2012年,白城市开始实施“稻渔种养增收工程”,到2019年累计实施144.5万亩,占吉林省稻渔综合种养的半壁江山,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稳粮增效、稻渔双赢”的综合效益。

  破译幸福密码

  春夏之际,走进白城,扑鼻而来的是满城花香,映入眼帘的是成荫的绿树,身边流过的是鹤鸣湖荡漾的碧水。

  张成立是白城的老市民,说起这座城市的变化,他既惊叹又感到幸福,“原来,老百姓有句顺口溜‘两米一个坑,百米一盏灯。头上蜘蛛网,脚下臭水坑’,谁能想到就这么几年间,白城就换了模样”。

  变化源于河湖连通的附属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副书记高博说,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一系列城市设施的建设与合理规划,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吸收、过滤,并收集储存起来;在需要水的时候,城市又能够像海绵一样将水排出,进行合理利用。

  为此,白城建起了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绿化带里散落着鹅卵石。针对寒冷气候,白城还研发出道路抗冻融透水铺装与融雪剂自动渗滤弃流技术,并申请了专利。

  此外,白城创新实施了“海绵城市+老城改造”建设模式,在改造过程中率先实施“街区制”建设,建设地下管廊28公里,主要路面上空的电力线和网线实现全部入廊,改造老旧小区172个、道路48条、公园广场6个……张成立说:“现在走到哪儿都是美景,小区变花园,老城变新城。”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