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4处唐代遗址入列“国字号”
来源:新疆日报 张海峰 发布日期:2020-11-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6日,国家文物局通过官网,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点段名单,新疆4处唐代戍堡及烽燧遗址上榜。

  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构成以秦汉长城、明长城主线,与抗日战争、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存在直接关联,以及具有文化景观典型特征的代表性段落、重要关堡、重要烽燧为主,共计83段/处。新疆入选的4处分别为:唐代脱西克烽燧、唐代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唐代克孜尔尕哈烽燧和唐代麻扎塔格戍堡,它们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烽燧是一种古代传递军事信号的设施,晚上举火为烽,白天放烟为燧。唐代脱西克烽燧和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都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其中脱西克烽燧遗址位于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兴地村西南40公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4团甘草厂西北27.5公里处的孔雀河中游地段,在库鲁克山前洪积扇地带一条干涸河道北侧的戈壁上。脱西克烽燧始建于汉代,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楼兰地区的重要军事设施。

  唐代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位于尉犁县东南90公里,地处孔雀河中游北岸的荒漠之中,是一处由烽燧本体、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综合性军事设施。经初步考证,确认这座唐代烽燧遗址为一处游弈所驻地。

  唐代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处的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冲击台地上,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

  唐代麻扎塔格戍堡位于和田地区墨玉县喀瓦克乡吐孜鲁克奥塔克村,和田河西侧,麻扎塔格山东段。戍堡初建于唐,依山势而筑。这座戍堡不仅是重要的军事设施,也是当时重要的交通枢纽。

  记者从新疆文物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新疆境内的长城资源共有212处,遍布南北疆。它们见证了历史上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理,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据新疆文物部门介绍,截至2017年底,自治区已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达1亿元,用于新疆境内长城资源基础设施的维修加固等。自2017年以来,自治区每年拿出2280万元,解决了文物看护员专项经费。新疆境内的长城资源虽处戈壁荒滩之中,但都被用心守护。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