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谈]打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2-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 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应成为我国公民最基本的要求。把这个底线要求打牢了,将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战胜未来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的思想保证。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树立正确国家观的基础。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共同守护了祖国疆域,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空间。这个各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家园,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国。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地的主人,每个人都是祖国母亲的儿女。

  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是树立正确民族观的前提。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就是包含56个民族的大家庭。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树立正确文化观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中华文化既是包含各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又是在各民族文化之上,拥有国家法律法规、意识形态等的国家文化、政权文化。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实践中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产物,是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 胜利的旗帜;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旗帜。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上述四个认同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政党在现代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得到民众支持的现代政党,是团结人民、凝聚人心、领导国家前进的根本力量。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而且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五个认同”是基于底线思维确定的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要求。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思想文化建设工作。

  一、加强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夯实国家凝聚力建设的思想根基。从全球看,尽管人们拥有多种身份,但国民身份无疑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社会身份,也是凭借该身份享有国家权利义务的基本依据。国民意识就是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最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是现代多民族国家建设可以依赖的最深厚的情感基础和精神力量。

  二、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认同。法律制度是国家制度文化的反映,法律是最基础的规范,也是对每个社会成员尤其是现代国家的每个国民最基本的要求。树立法律意识,是建设共同意识的前提。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不断增强各民族成员和公民的法律信仰、法律素质。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融合了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注入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要求,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提出了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崇高理想。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容的集中表达,也是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的思想引领。

  (作者王延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