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支援的北京故事(下)绿水青山带笑颜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1-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北京支持建设的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 新华社发

    “来时不适应,干了放不下,走后舍不得。”第一批北京援青干部领队张光连的一句话,成为此后援建团队的共同感受。

    北京积极支持玉树做好“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在各市县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援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卓乃湖保护站、北京湿地公园、玉树琼龙公园等项目,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增绿添彩。

    在玉树市结古镇扎西科村,一座绿树环绕、风景秀丽的北京湿地公园引人注目。带有京剧脸谱的石刻门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北京投入1000万元援建的玉树郊野公园。”第四批北京对口支援玉树指挥部党委委员马晨说。

    位于三江之源的玉树州,多年来本着生态立州和“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理念,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潜力和最大的民生,全方位落实新常态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新举措。

    一直以来,北京对口支援一方面鼓励贫困群众参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为保护区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增加就业增收;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三者的关系,让贫困群众在保护青山绿水中直接受益。

    近年来,北京在推动玉树州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同时,积极协助州政府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能源推进玉树生态系统修复以及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特别是在长江源头的治多县,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投资2760万元开展高原生态恢复及扶贫项目,实现环保和生态平衡持续发展,改善2000户6800余名边远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10个环保公益岗位,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据了解,北京市对口支援玉树重点关注医疗、教育、生态、产业扶贫等领域。通过实施易地搬迁等项目,共解决2484户贫困户、7860人的住房问题;通过异地办班、异地办校和异地培养,有效弥补了玉树高中教育资源短板;通过组建特色产业开发龙头企业,布局了牦牛、黑青稞、藏羊三大产业全产业链,助力玉树州一市五县顺利完成摘帽任务。

    北京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青海玉树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袁浩宗表示,10余年来北京市对口支援玉树工作经历了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和精准扶贫三个阶段。随着玉树州全面脱贫摘帽,北京市将在新的起点上开展新一轮援青工作。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