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心灵深处——西南民族大学团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服务各族青年学子发展纪实
来源: 丛蓉 发布日期:2021-01-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共青团西南民族大学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融入“大思政”格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服务各族青年发展,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心灵深处,助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西南民族大学团委组织“三区三州”在蓉青年同心营成员参观中国两弹城。

 

  1 培根铸魂,以新思想引领新青年

  西南民族大学团委号召各族青年学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学习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推动理论学习“线上+线下”的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平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实“三会两制一课”,持续推进“青年大学习”网上团课等专题学习活动。举行“与信仰对话——蓉青思语学习会”等活动,依托读书会、学习会、报告会、交流座谈会等形式,面向团支部书记、学生会成员、社团骨干,广泛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贺信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学习活动。

  推动青马工程建设,把好思想之舵。制定西南民族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及培养方案,构建“一二三四”培养体系;在“青马工程”中设立“五个认同”骨干人才培养班和“星火计划”骨干人才培养班,围绕“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培养内容,构建分层分类的培养体系,邀请“理论强、情怀深、水平高”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组建导师团进行专题辅导,建立“青马工程”联络员制度,着力培养忠诚可靠的青年政治人才。

  拓展引领路径,凝聚育人合力。组织团干部、团员观看爱国影片、开展知识竞赛、参观教育基地等,以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指导各级团学组织开展“绽放战疫青春 坚定制度自信”“劳动的青春最出彩”等各类线上线下主题团学、团日活动。联合各学院举办“四史”微团课视频大赛、“学史鉴往守初心 薪火相传担使命”四史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打造团属新媒体阵地平台——青语民大,设计“青学习”“青人物”“青推荐”等不同版块服务广大青年学习生活。开设“云团课”线上课堂、打造“团团带你涨知识”等线上品牌活动,线上线下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西南民族大学团委举办“厉害了,我的国”校园迷你马拉松活动。

 

  2 以文化人,在润物无声中立德树人

  西南民族大学团委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各族青年学子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精神风范,在润物无声中锤炼品德修为,坚定理想信念。

  丰富活动载体,繁荣校园文化。开展“五四精神 传承有我”系列活动,打造“青春抗疫”系列品牌活动,着力宣传各族同胞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齐心抗疫的生动实践,宣传学校团员青年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生动故事和先进事迹,激励青年学子树立勇于担当、能为善为的责任意识,加强制度自信教育。同时指导各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了各类线上线下文化活动,用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信念教育。

  凝炼品牌活动,推动内涵发展。制定校园文化活动相关管理办法,举办民族舞蹈大赛、民大讲坛、社团文化节等极具影响力的精品特色文化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演讲比赛、青年师生读书会,举办“三走”系列体育活动。以服务学生成长为着力点,积极推进“青年之家”建设。

  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增强校园文化活力。学生社团是开展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西南民族大学团委全面梳理学生社团情况,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严格对标上级文件精神,持续深化社团改革。配齐103个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邀请研究生宣讲团进社团宣讲;开展社团文化节、优秀社团文化展演、我的社团课堂、社团骨干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努力建设一批学生社团精品项目;以“十佳社团”评比为契机,选树优秀典型,带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

西南民族大学团委组织青年师生重走长征路。

 

  3 实践育人,在感悟时代中砥砺青年报国志

  西南民族大学团委构建“规模化、常态化、特色化、专业化”实践育人模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深入社会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珍惜韶华、脚踏实地,自觉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规模化聚焦,巩固实践育人平台。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制度,建设第二课堂成绩单运营中心,落实奖励与激励机制,推动实践育人信息化、规范化认证和管理;将实践育人成效纳入五四评优、“青马工程”、推优入党等推荐标准中。依托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及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分队搭建志愿公益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因势而新;充分运用“志愿四川”志愿者服务管理平台,科学统计和管理志愿活动及服务时间,加强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对接管理,积极组织团员青年投身社会服务;依托“志愿四川”等平台,持续开展“维舟”志愿服务活动,持续举办青年志愿者服务月系列活动,近万名志愿者线上线下共同参与。依托双语志愿服务团开展服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常态化引领,提高实践育人成效。常态化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通过个人返乡社会实践和集中组团实践等社会实践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民情、社情和国情,引导青年学子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社会实践量化计入必修课学分,推动社会实践常态化开展。注重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相结合,整合校友、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纽带、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通志愿者招募、培训、实践和就业等环节,实现志愿服务过程全链条管理,为志愿服务团队配备专门指导教师,在招募培训、服务实践等环节全过程指导。

  特色化定位,彰显实践育人特色。深化“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建设,推进“扶智、扶贫、扶心”的“三扶”工程。学校“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每年选派优秀的志愿者赴民族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基础教育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实施“格桑花”奖学金、“高原爱心书屋”“爱心1+1帮扶”等教育扶贫项目,以实际行动推进“三扶”工程,助力教育脱贫,获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持续推进双语科普项目,通过开展“防疫防艾防结核”“家畜科学养殖水平及疫病防控能力”“防诈防骗”“双语手机课堂”等主题双语科普活动,一方面帮助民族地区群众了解科学知识和技术,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帮助在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适应城市生活。以“专家宣讲+实践教学+调研报告”为特色,举办“三区三州”在蓉青年同心营,组织学生赴相关地区开展实践教学并形成调研报告,让学生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强“五个认同”。

  专业化培养,强化实践育人支撑。创建专业化常态化“青春行动计划”双语志愿服务项目,建设了一支应急知识宣传、防艾防结核宣传队伍。延展“分级化”内容,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按照双语教学、技能培训、科普宣传、就业帮扶、艺术演绎等方面,实行分级分类培训,建设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参加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通过在民族地区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切实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西南民族大学“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和学生在一起。

  西南民族大学团委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2019年国家民委、中央宣传部等5部门确立西南民族大学为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建设单位,同年服务团荣获全国和四川省社会实践优秀项目;2020年“大学生双语志愿服务助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项目被确立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扶持项目。

  西南民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起点,全校各级团学组织将围绕立德树人目标,立足“为党和国家战略服务,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的办学宗旨,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合力之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工作,服务各族青年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