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边疆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内生动力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张玲 吕文利 发布日期:2021-02-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边疆是具有显著地域特征与区位优势的文化地理空间,边疆乡村文化建设与振兴,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与群众主体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助力边疆乡村文化建设。

  发挥乡镇党委政府引领作用。笔者在西南边疆调研时发现,基层文化建设离不开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基层需求,从实施内容、方法路径等层面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党员干部的培训,强化政治引领,确保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笔者还发现,党员干部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优势,不断夯实乡村文化发展基础。一方面,要加强乡镇、村两级的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场所的功能,使基层文化阵地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另一方面,要挖掘培养一批在当地具有一定组织能力、文化技能并热心文化建设工作的乡土人才,使之成为边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乡村文化建设既需要外部力量帮扶,又要激发内生动力。笔者在边疆调研时发现,民间艺人的“头雁效应”、活动平台的搭建在边疆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依托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妇女干部等力量,以民俗节庆等为载体,搭建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平台,拓展文化活动形式,能够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使广大群众成为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如,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牛街镇尼腊村,村妇女主任、乡村医生李文荣带领群众成立了巾帼妇女服务队,打扫村寨卫生、帮助孤寡老人等。该村的每个寨子都成立了文艺表演队,在重要节日期间积极组织开展文艺联欢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村民的思想观念得到提升,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这说明,乡村文化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将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有助于创新发展适宜当地实际的文化形态。要培育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就要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发挥诚信、礼义、谦虚、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的浸润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要培养和输送一批人才到农村去,使其发挥生力军作用,以不同方式为乡村文化发展作贡献。如,通过开办农民夜校等方式,吸引教师、农科员、干部等授课,帮助农民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历史文化等,掌握农业技术知识,从思想上、认识上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加强文化与社会生活场景的融入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观念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边疆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团结进步和繁荣稳定。文化建设要得到落实,首先要让边疆人民群众感知它、领悟到它的作用。文化要经久不衰地传承下去,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增强乡村文化建设内驱力。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历史文化教育等,经常性地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宣讲活动,增进边疆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理解与认同,让群众充分汲取精神养分。

  发挥边疆地区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边疆乡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乡村文化现代化转型;切实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高尚道德滋养广大群众;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农村社会好风尚;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作者张玲系云南社会科学院越南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吕文利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