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守”出来的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日期:2021-03-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虽已是三月,青藏高原的劲风从清晨便开始吹,迎风站一会儿,脸就会冻得生疼。

    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昌果乡的一处村庄里,48岁的藏族汉子石觉塔布在风中跨上一辆摩托车,向平坦无垠的高原边缘骑去。他的车尾插着一面五星红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即便驶出很远,那抹红色在车轮卷起的烟尘中也依然醒目。

    和高原的许多牧民一样,石觉塔布是个“骑士”。从前,他骑马放牧;现在,他骑摩托车守边。作为昌果边境派出所摩托车巡逻队的队长,这天,他要带队进行边境巡防训练。

    “巡逻队负责协助派出所巡逻,重点防范非法出入境人员从各山口偷渡。”萨嘎边境管理大队教导员王卿龙介绍,由于边境地区面积广大,队里便发动普通群众,共同守卫边境安全。

    在石觉塔布家西南方,昌果乡内的105公里国界线从喜马拉雅山脉中穿过,北侧是平均海拔超过5300米的昌果乡,南侧的断崖下就是尼泊尔的村庄。

    生活在边境一线,牧民们清楚地知道“边境安全”意味着什么。

    “小时候放牧,一些陌生人会突然闯到帐篷里。”52岁的队员尼玛记得,那时,那些人会要吃的,要用的,然后就冲着边境线上的山口而去。牧民们只能缩在帐篷一角,不敢作声。

    这些人,就是企图非法越境的偷渡者。

    后来,解放军和原边防武警部队加强了边境管控。牧民心里踏实了,也对守边卫士充满崇敬。1996年,昌果边防工作站成立,石觉塔布当起了汉族官兵与藏族牧民间的翻译。看他家境困难,官兵们时常给他送慰问品,让他接受职业培训,还帮他家开了间小卖部,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我以前是个酒鬼,现在整个人都变了。”石觉塔布说,2003年巡逻队成立,他被选为队长。

    巡边的日子与艰苦相伴。队伍刚成立时没有摩托车,只能骑马,巡逻一次得走四五天,他们便把帐篷、食品、被褥全都驮在马上。2006年,队员们自发买了摩托车,但牧场深处和山口还没通信号,车子坏了无法求援,只能徒步几小时走回家。赶上风雪天,雪能有齐腰深……

    这些年,石觉塔布的摩托车在石子路上爆过胎,在冰雪面上摔过,但飞驰的摩托车也带他见识过最美的家乡:夏日牧场上野花满地,山巅日落时云霞缱绻;一次,队员攀上一座5000多米的山峰,山顶狂风呼啸,寸草不生,但脚边的石头缝中竟然钻出了几簇紫色的小花……

    “我爱家乡,觉得守护边境特别光荣。”石觉塔布说,“边境安全了,我们生活才能幸福。”

    据了解,巡逻队成立至今已协助昌果边境派出所破获非法出入境案件22起,抓获非法出入境人员56名。2020年,昌果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8万元,牧民们也住进了政府出资修建的边境小康村新房。

    “以前,有些人往外跑是因为穷。现在,谁会不要这样的好日子!”石觉塔布说。

    如今,原边防武警部队已转为人民警察编制,巡逻队员们配发了与“平安蓝”相称的队服,队伍中也多了不少年轻面孔。23岁的旦增石塔两年前才入队。在训练中,他按军姿的要求站在队伍末尾,手指尖绷得笔直。

    “从小看着长辈们巡逻,听他们在牧场上为我们宣讲党的政策,特别受教育。”旦增石塔说,作为年轻人,要将传统传下去,把幸福守下去。

    夜幕降临高原,一天的训练结束。队员们骑着车从乡里散去,出发前不忘再紧一紧车尾的国旗。一轮明月悬在喜马拉雅山脉的群山上,照亮了守边人的回家路。

 

 

 

(编辑:彭凤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