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闵言平 发布日期:2021-03-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上个世纪50年代,在长江源沱沱河地区的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有一所没有固定教学场所、没有教学设施的小学,老师们骑着马,到相距遥远的各个放牧点巡回上课。后来,孩子们就近集中,在帐篷里上课。如今,镇里建起了长江源民族学校,教学楼、综合楼、体育馆、风雨操场、塑胶运动场、学生公寓、食堂、澡堂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而且还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共享全国优质教学资源。长江源民族学校从骑马教学、帐篷校舍到现代化学校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巨大进步的一个缩影,更是我国民族工作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发展教育是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工作,有力推动民族地区教育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央专门召开会议,对民族地区教育出台专门文件,大力开展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中央财政专门整合民族教育专项资金,设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特殊补助专项,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等。这些重大举措使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

  同时也要看到,民族地区教育仍然有不少短板和弱项,比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还不够深入、教育保障条件有待加强、教育质量有待提升、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提高等。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着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提升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

  要聚焦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教育引导各族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心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要突出主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深做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顶层设计,推进教材、课程、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思政课程、融入课程思政,联合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全国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协同推进、东中西部地区全面覆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格局。

  要注重实效,推动民族地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依靠中央、民族地区、发达地区协同发力,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投入。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大对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着力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民族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健全和完善教育对口支援机制,继续推进中小学教育人才“组团式”和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让教育资源更加公平惠及各民族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地区抓团结、抓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项基础工作。展望未来,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过程中,民族地区教育必将乘改革发展的快车,培养造就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有用人才,为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