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民族地区新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青觉 岳清春 发布日期:2021-04-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要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为构建民族地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遵循。

  新发展理念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这一重要论述从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高度,为党中央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判断、坚持的现代化建设指导原则、确定的经济现代化路径选择,理清了理论、历史、现实的逻辑线索。就其时代意义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认识:

  一是理论意义,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以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为基础的实践过程,生产方式是发展方式的基石。发展理念是一定发展方式的反映,同时又引领一定的发展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经验基础上,就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历史意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过程。新发展阶段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个新的历史征程的重要开端。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新发展理念是十八大后我们党根据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和主要矛盾所提出的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目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针对性解答,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是现实意义,蕴含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核心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党不断优化发展布局,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有力推动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新发展理念的有机融合,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具体包括:创新是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协调是发展的基本方法,绿色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开放是发展的时代特征,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构建民族地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坚持创新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产业创新,具体而言,一是完善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民族地区要以产业创新发展为导向,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和高新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二是优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民族地区要基于内在的资源禀赋和外在的环境条件,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民族地区要通过高新产业与优势产业的有机融合,将技术、知识、人才等先进要素有机融入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高质量激发内生动力。

  坚持协调理念,实现发展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民族地区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首先,在政策导向方面,要秉持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理念,完善城乡与工农协调发展机制,构建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其次,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着力破除民族地区城乡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障碍,形成城乡协同发展格局。第三,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优化配置,要站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

  坚持绿色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民族地区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支撑点。要以绿色理念为导向,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以财政保障为导向,设立生态治理支持资金,加大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以生态效能为导向,构建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开放理念,促进内外联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国内循环的整体带动,也需要国际循环的有效促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民族地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拓展对外贸易平台,推进民族地区自贸园区建设,形成“双循环”的海外枢纽。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提高民族地区在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共享理念,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发展阶段,民族地区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一方面,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协同格局。政府要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和优化政策环境,不断拓展政府与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的合作空间,完善相互补充、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另一方面,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社会保障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作者:青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岳清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